[实用新型]一种蓄能恒温动力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77334.7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7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富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富玉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89;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鸿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3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地址: | 065300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能 恒温 动力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能恒温动力模块,该蓄能恒温动力模块为独立的整体结构,运输现场直接连接其他设备进行使用,无需繁琐的安装,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降低设备整体能耗;包括壳体,根据需要置于使用地;能效组,设置在壳体内,并通过管道与外部连通;且在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组;配电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与能效组连接;控制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与能效组和配电组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蓄能恒温动力模块一方面缩短了施工周期,另一方面提高的施工质量,另外,通过控制组对能效组进行控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能效组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实现了能耗的控制,进而降低了整体运行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蓄能恒温动力模块。
背景技术
水蓄能适用于存在峰谷电价的区域,通常机组利用夜间的低谷电价制冷/热,然后通过蓄能装置将能量储存在蓄能水罐内,在白天电价高的时段可以不开启或者少开启主机,从而达到节省运行费用、降低白天时段电网压力的一种空调技术。
常见的水蓄能动力系统及控制系统是按照常规中央空调机房系统进行分散式布置,由于结构的限制,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根据机房空间进行设计,安装需要多工种人员多达5-10人,需要专业熟练工人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然而,此种方式采购的材料多达上百种,而且在现场安装过程中损耗多,由于材料质量参差不齐、现场安装拼凑以及人为等因素,使得安装的质量受到影响。
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是常规中央空调机房系统零部件需要单独运输,并进行现场拼装的方式成型,这样无法控制质量,安全性差,使得设备能耗远远超出实际需求。
因此,急需一款降低设计施工周期,提升施工质量,降低设备能耗的智能蓄能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能恒温动力模块,该蓄能恒温动力模块为独立的整体结构,运输现场直接连接其他设备进行使用,无需繁琐的安装,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降低设备整体能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能恒温动力模块,包括:
壳体,根据需要置于使用地;
能效组,设置在壳体内,并通过管道与外部连通;且在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组;
配电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与能效组连接;
控制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与能效组和配电组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辅助加热组,设置在壳体内,并通过管道与外部连通,且辅助加热组还分别与配电组和控制组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辅助加热组包括:
若干辅助加热器,一端分别通过冷热源主机回水管和蓄能水罐供水管与冷热源主机回水口和蓄能水罐供水口连通;且相邻辅助加热器之间通过辅助水管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冷热源主机回水管上邻近冷热源主机回水口的一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邻近辅助加热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蓄能水罐供水管上邻近蓄能水罐供水口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二阀门、水流开关和温度传感器,邻近辅助加热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辅助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软化补水组,设置在壳体内,并通过管道与自来水入口和软化水出口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能效组包括:
蓄能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并通过管道与外部连通;
释能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并通过管道与外部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释能机构包括:
末端供水管,设置在壳体上,且两端分别为末端供水口和末端回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富玉,未经高富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77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感线圈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铝模板的喷涂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