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不出筋叠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78002.0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6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蔡文剑;程金沛;叶崇昕;谢昭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普立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B1/38;E04C5/01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3180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不出筋 叠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强度较好的预制不出筋叠合板。一种预制不出筋叠合板,包括底板钢筋和混凝土预制板体,所述底板钢筋埋设于混凝土预制板体内,所述底板钢筋包括若干纵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上设有若干子筋,子筋以放射状连接于纵向钢筋表面,混凝土预制板体的板端和板侧均埋设有若干连接套管,位于板端的连接套管埋设于混凝土预制板体内的一端与子筋连接,位于板侧的连接套管埋设于混凝土预制板体内的一端与纵向钢筋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预制板体内可加大纵向钢筋之间的间距,降低了钢筋用量,重量轻且强度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板,特别涉及一种预制不出筋叠合板。
背景技术
预制叠合板是装配整体式楼板的主要组成部分,预制叠合板在工厂制成,运送到建筑工地后再按照需求装配起来,之后在表面浇筑现浇层,形成楼板。根据现行规范,预制叠合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后浇混凝土中,伸出部分的钢筋被形象的称为“胡子”筋。随着实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化、生产自动化、流水作业机械化的要求逐渐提高,采用四面不出筋的预制叠合板越来越被重视。同时,楼板轻量化的要求也随之提上日程。
预制不出筋叠合板的底板是在工厂预制,为了保证现有结构底板的板体强度,作为板体骨架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铺设密度很高,而高密度的钢筋布置势必造成底板重量增加,影响吊装效率,增加制作成本。降低钢筋布置密度是降低底板重量的一种途径,但受制于对板体强度的保证,现有技术中还缺少对于此方面的结构改进。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预制不出筋叠合板,保证板体强度的同时具备轻量化的优点,对于本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强度较好的预制不出筋叠合板,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制不出筋叠合板,包括底板钢筋和混凝土预制板体,所述底板钢筋埋设于混凝土预制板体内,所述底板钢筋包括若干纵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上设有若干子筋,子筋以放射状连接于纵向钢筋表面,混凝土预制板体的板端和板侧均埋设有若干连接套管,位于板端的连接套管埋设于混凝土预制板体内的一端与子筋连接,位于板侧的连接套管埋设于混凝土预制板体内的一端与纵向钢筋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钢筋包括若干短节钢筋和若干节点部件,所述节点部件为圆筒体,圆筒体两端分别连接短节钢筋,圆筒体筒壁设有至少三个连接孔,连接孔沿圆筒体筒壁周向均布,每个连接孔均与一个子筋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孔在圆筒体纵截面的投影与圆筒体中轴线呈90°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孔在圆筒体纵截面的投影与圆筒体中轴线呈60°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圆筒体的壁厚与内筒半径之比为1:1~3:1,所述连接孔为盲孔。
作为优选,位于同一节点部件上的子筋在混凝土预制板体板侧的投影相隔角度为72°~120°,相邻节点部件上的子筋在混凝土预制板体板侧的投影相隔角度为36°~60°。
作为优选,所述子筋的朝向与纵向钢筋垂直。
作为优选,相邻节点部件上的子筋的朝向相背离,子筋在纵向钢筋纵截面的投影与纵向钢筋中轴线呈120°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子筋包括板内子筋和板端子筋,所述板内子筋为直条形状,所述板端子筋一端连接节点部件,板端子筋另一端设有与连接套管相连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混凝土预制板体板侧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普立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普立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78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降温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压预付费计量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