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线扣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78632.8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6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晶;袁先锋;陈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鑫裕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H02G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秋弟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线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卡扣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卡线扣,包括安装平台、定折弯骨位和动折弯骨位,定折弯骨位连接在安装平台的一端,动折弯骨位连接在安装平台的相对另一端,安装平台、定折弯骨位和动折弯骨位共同围成带有进线口的容置腔,进线口设置于定折弯骨位与动折弯骨位之间;动折弯骨位用于与定折弯骨位扣合,以使进线口闭合。该卡线扣能够实现对电线的可拆卸性组装,并对电线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可以很好地解决电线易脱落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卡扣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卡线扣。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视塑胶后壳行业领域,后壳内部走线一般采用贴胶方式,这种方式使得电线被完全固定在后壳上,无法拆卸,强行拆卸还会导致电线和后壳损坏。
为了实现电线与后壳的可拆卸性组装,人们采用传统一字勾形卡线扣10(如附图1所示),需要先扳开折弯部110再放入电线扣合折弯部110,假如反复操作扳开、扣合则容易导致此类卡线扣的折弯部110断裂,另外此类卡线扣对电线的固定效果不佳,电线卡进去后在震动、摆动等情况下容易发生电线脱落现象。
或者,人们采用双勾形卡线扣20(如附图2所示)束缚电线,但是由于两个勾部210之间的缺口220无法闭合,所以电线很容易从缺口220处流出,在实践中无法真正实现对电线的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卡线扣,能够实现对电线的可拆卸性组装,并对电线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卡线扣,包括安装平台、定折弯骨位和动折弯骨位,所述定折弯骨位连接在所述安装平台的一端,所述动折弯骨位连接在所述安装平台的相对另一端,所述安装平台、所述定折弯骨位和所述动折弯骨位共同围成带有进线口的容置腔,所述进线口设置于所述定折弯骨位与所述动折弯骨位之间;所述动折弯骨位用于与所述定折弯骨位扣合,以使所述进线口闭合。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折弯骨位靠近所述动折弯骨位的一端部弯折形成卡挡部,所述动折弯骨位靠近所述定折弯骨位的一端部弯折形成扣接部,所述扣接部用于相对所述卡挡部的方向活动,以使所述进线口打开或闭合。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折弯骨位的下端部与所述安装平台垂直连接,所述定折弯骨位的上端部弯折形成所述卡挡部。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挡部的折弯角度为35°~55°。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动折弯骨位的下端部与所述安装平台垂直连接,所述动折弯骨位的上端部弯折形成弯曲部,所述折弯部靠近所述定折弯骨位的一端部弯折形成所述扣接部。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弯曲部的折弯角度为40°~60°,所述扣接部的折弯角度为100°~120°。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线扣还包括扳手骨位,所述扳手骨位连接在所述扣接部上。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扳手骨位的下端部与所述扣接部垂直连接,所述扳手骨位的上端部弯折形成斜翘部。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斜翘部的折弯角度为100°~140°。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线扣还包括左支撑骨位及右支撑骨位,所述左支撑骨位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左支撑骨位的另一端与所述定折弯骨位连接;所述右支撑骨位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右支撑骨位的另一端与所述动折弯骨位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鑫裕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鑫裕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786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章管理机和印章管理系统
- 下一篇:长杆型砂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