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荧光传感复合深部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80818.7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2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晗青;安小广;李凯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科恒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294 | 分类号: | A61B5/294;A61B5/293;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1000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传感 复合 电极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荧光传感复合深部电极,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管体,管体外部沿着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环形电极,每个环形电极各连接有一条电极导线,管体的一端为封闭端;管体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包括检测端和传输端,所述检测端用于检测荧光指示剂与神经元活动过程中的金属离子作用时产生的荧光;电极导线远离环形电极的一端以及所述光纤传感器的传输端从管体远离封闭端的一端引出。本申请提供的荧光传感复合深部电极在神经外科手术和脑脊神经功能研究领域,能够实时、同步和同位地采集监测区域内的脑电信号和金属离子浓度及分布情况,提高了对神经活动的监测精度和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灶诊断精度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荧光传感复合深部电极。
背景技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电极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和脑脊神经功能研究领域,例如在癫痫的诊断过程中,通过在大脑植入神经电生理监测电极,可以采集脑内神经元活动产生的电信号,脑电信号经外部处理后成为脑电图,它可以帮助医生定位癫痫的病灶位置。在脊髓神经外科手术中,通过植入电生理监测电极可实时反馈脊电信号变化,防止手术中的误操作。由于神经活动的复杂性,仅依靠单一的脑电或脊电信号易出现监测误差,并且神经外科手术是不可逆的,一旦切除位置判断错误,很容易破坏大脑密集的功能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在神经外科手术或神经功能研究过程中精准监测神经活动,本申请提供一种荧光传感复合深部电极。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荧光传感复合深部电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荧光传感复合深部电极,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外部沿着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环形电极,每个环形电极各连接有一条电极导线,所述管体的一端为封闭端;
所述管体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传感器包括检测端和传输端,所述检测端用于检测荧光指示剂与神经元活动过程中的金属离子作用时产生的荧光;
所述电极导线远离环形电极的一端以及所述光纤传感器的传输端从管体远离封闭端的一端引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同时、同步地获取脑电信号和金属离子的浓度及分布情况,神经元细胞内外的钠、钾、钙等金属离子的流动会触发神经传导,当大脑局部区域神经活动加剧时,该部位的离子浓度和分布将有别于其他正常区域;神经活动相关金属离子的浓度和分布信息可与脑电信息相互对照,进而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灶诊断精度和效率。
可选的,所述管体的封闭端由一端闭合的环形电极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够使管体内部形成密封空间,而且能够对相应位置的神经元电信号进行监测。
可选的,所述光纤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光纤传感器平均分为若干组,每组光纤传感器的检测端靠近环形电极设置,每组光纤传感器所包括的若干个光纤传感器的检测端在管体的同一轴向截面上沿着管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光纤传感器的检测端从管体的侧壁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光纤传感器靠近环形电极设置,能够实现脑电与神经元活动的同步、同位监测,并且将光纤传感器设置于不同截面上能够提高神经元活动监测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光纤传感器的检测端伸出管体的距离小于环形电极的外表面与管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光纤传感器对人体组织的损伤。
可选的,所述管体内远离封闭端设置有束线管,若干个所述光纤传感器的传输端均穿设于束线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光纤传感器的线路在管体内布局整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科恒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科恒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80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化脑电同步监测皮层电极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智能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