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控导管夹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83950.3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1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燕;户俊凯;马嫄嫄;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28 | 分类号: | A61M3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陈文瑜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控 导管 | ||
一种可调控导管夹,有效的解决了管路液体流速不易控制的问题;包括主体,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朝左且前后贯通的卡槽,主体上设有可遮挡卡槽的挡板,主体上开设有位于挡板右方且上侧与卡槽连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滑块,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朝前且后侧与滑槽连通的转槽,转槽为前后轴向且其内部同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后端插入滑槽内且同轴固定有凸轮,凸轮上端可与滑块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便于调节管路内液体的流速,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调控导管夹。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管道夹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多数管道夹都只能控制管路的开闭,而不能控制管路内液体的流速大小,导致临床上多数用止血钳代替管夹控制管道流速,但由于止血钳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而且控制管路流速时容易牵扯管路,对患者造成伤害,当需要频繁控制管路流速时,频繁移动止血钳还会增加体力消耗,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导致临床上控制管路流速极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调控导管夹,有效的解决了管路液体流速不易控制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朝左且前后贯通的卡槽,主体上设有可遮挡卡槽的挡板,主体上开设有位于挡板右方且上侧与卡槽连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滑块,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朝前且后侧与滑槽连通的转槽,转槽为前后轴向且其内部同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后端插入滑槽内且同轴固定有凸轮,凸轮上端可与滑块接触。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便于调节管路内液体的流速,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主体1,主体1上开设有开口朝左且前后贯通的卡槽2,主体1上设有可遮挡卡槽2的挡板3,主体1上开设有位于挡板3右方且上侧与卡槽2连通的滑槽4,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滑块5,主体1上开设有开口朝前且后侧与滑槽4连通的转槽6,转槽6为前后轴向且其内部同轴转动连接有转轴7,转轴7后端插入滑槽4内且同轴固定有凸轮8,凸轮8上端可与滑块5接触。
为了使挡板3遮挡卡槽2,所述的主体1上开设有上侧与卡槽2连通的滑动槽9,挡板3与滑动槽9滑动连接且其下端经弹簧与滑动槽9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挡板3的移动,所述的主体1上开设有开口朝左且右侧与限位槽11连通的导向槽10,挡板3上设有左端伸出避让槽12的拨块。
为了限制凸轮8的位置,所述的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以转槽6为圆心呈圆周分布的限位槽11,限位槽11开口朝前且其内侧与转槽6连通,主体1上开设有前侧与限位槽11连通的避让槽12,避让槽12与转槽6同轴且其内部与转槽6中部连通,转轴7上开设有前侧与转槽6连通的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13,滑杆13上设有可插入限位槽11内的限位块14。
为了便于滑杆13的移动,所述的滑杆13后端经弹簧与移动槽后侧壁固定连接,滑杆13上设有位于主体1前方的转盘15。
为了便于转盘15的移动,所述的转盘15前端面为凹凸不平的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设置滑块5与凸轮8大径端接触,滑块5上端面与卡槽2下端面齐平的初始状态,向下按动拨块,拨块带动挡板3向下移动,左侧的弹簧被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839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终端及车载终端启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路故障告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