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桶槽自动集液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86038.3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39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2 | 分类号: | B67D7/02;B67D7/78;B67D7/58 |
代理公司: | 苏州集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9 | 代理人: | 安纪平;王晶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桶槽 自动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无桶槽自动集液输送装置,包括出液管、集液管、液位管和至少一个提升泵,集液管的顶部设有开口,底部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液位管设于集液管的外部,且液位管的一端与集液管的顶部相连通,相对端与集液管的底部相连通,每个提升泵的进液端均与集液管的出液口相连通,出液端均与出液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顶部开口的集液管并使集液管的高度与需要放空的槽体内液位等高,无需采用密封设计,避免了承受压力及液体溢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桶槽自动集液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废水等处理中,收集输送装置用于收集液体并将液体输送至指定位置,其整体工作流程通常为原水进入收集槽中,进一步通过泵将收集槽中液体输送至使用点。现有技术中的收集输送装置具有工艺成熟、设计简单、控制方便的优点,但该收集输送装置也有如下缺点:首先,该收集输送装置中的收集槽体积通常较大,空间占用大,并且泵的能力需要与收集槽相匹配,如最少5~10分钟的输送能力。其次,为了避免溢流,收集槽通常采用密封设计,而采用密封设计容易导致收集槽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长时间运行后出现老化裂开的风险。最后,还需对进入收集槽内的液体进行控制,以避免收集槽内因水位过高而造成的一些风险,如溢流、承受压力大等等。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收集输送装置适用范围较小,如对于电镀线的槽体定期清空,或者需要快速定期清空槽体、空间狭小的场合并不适合,容易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操作复杂、溢流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桶槽自动集液输送装置,能够减少空间占用,避免液体溢流,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桶槽自动集液输送装置,所述无桶槽自动集液输送装置包括:
出液管;
集液管,所述集液管的顶部设有开口,底部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液位管,所述液位管设于所述集液管的外部,且所述液位管的一端与集液管的顶部相连通,相对端与集液管的底部相连通;
至少一个提升泵,每个所述提升泵的进液端均与所述集液管的出液口相连通,出液端均与所述出液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无桶槽自动集液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液体进行缓冲处理的缓冲罐,所述缓冲罐与出液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液位管上设有多个液位传感器,多个所述液位传感器沿液位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无桶槽自动集液输送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出液管、集液管及提升泵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优选地,每个所述提升泵通过减震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优选地,每个所述提升泵的进液端通过防震接头与集液管的出液口相连通,和/或每个所述提升泵的出液端通过防震接与出液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液位管为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液位管。
优选地,所述集液管的高度与需要排空的槽体的最高液位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无桶槽自动集液输送装置包括两个提升泵,两个所述提升泵沿竖直方向堆叠设置。
优选地,所述出液管沿横向方向延伸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采用顶部开口的集液管并使集液管的高度与需要放空的槽体内液位等高,无需采用密封设计,避免了承受压力及液体溢流的问题。同时,将液位管外置,避免集液管内部空间狭窄而卡死、失效的问题,也便于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860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钣金修复的拉伸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