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聚丙烯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90962.9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6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立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96;B01D47/06;B01D29/03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闫亚 |
地址: | 215417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镇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聚丙烯 吸收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聚丙烯吸收塔,包括塔体,塔体外侧下部开设有进气口,塔体顶部开设有排气口,塔体内部由进气口至排气口方向依次设置有填料组件、喷淋组件和除雾器,塔体内底部设有回收槽,回收槽内部安装有倒V型过滤板,倒V型过滤板将回收槽内部划分为位于其左右两侧的过滤腔和位于其下方的净液腔,过滤腔通过第一输液管与位于塔体外侧的配液箱相连通,配液箱通过第二输液管与喷淋组件相连通,第二输液管上设有抽液泵。其具有优异的吸收净化效果,提高了吸收液的利用率,节省了吸收液的用量,而且还可对吸收液进行有效回收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聚丙烯吸收塔。
背景技术
在电子、化学、冶金、食品、医药、火电厂行业生产中,经常含有氯化氢、氯气和二氧化硫的尾气,这些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如何有效的回收治理废气,使其得到有效净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在废气处理中,一般采用聚丙烯吸收塔,在吸收塔内通过喷淋组件喷出吸收液,其与废气接触反应净化吸收废气中的有害成分,使得从吸收塔中排出的气体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但是,现有的聚丙烯吸收塔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喷淋组件结构较为简单,废气与喷淋组件喷出的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有限,使得废气反应不充分,而且吸收塔内底部的吸收液经反应后有效成分降低,不方便对其循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聚丙烯吸收塔,保证了喷淋组件喷出的吸收液与废气的全面覆盖接触,具有优异的吸收净化效果,同时,提高了吸收液的利用率,节省了吸收液的用量,而且还可对吸收液进行有效回收循环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聚丙烯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外侧下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塔体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塔体内部由进气口至排气口方向依次设置有填料组件、喷淋组件和除雾器,所述塔体内底部设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内部安装有倒V型过滤板,所述倒V型过滤板将所述回收槽内部划分为位于其左右两侧的过滤腔和位于其下方的净液腔,所述过滤腔通过第一输液管与位于所述塔体外侧的配液箱相连通,所述配液箱通过第二输液管与所述喷淋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液管上设有抽液泵;
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主喷淋管、侧喷淋管和喷淋头,所述主喷淋管横向安装在所述塔体内侧壁上,所述主喷淋管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液管端部相连接,所述主喷淋管由多个管体依次连接而成,多个所述管体的直径由靠近于所述进气口方向至远离所述进气口方向依次减小,所述主喷淋管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连接有多个所述侧喷淋管,所述侧喷淋管底部连通设有多个喷淋头。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喷淋头上部为矩形结构,所述喷淋头下部的侧面均向内倾斜形成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均匀开设有喷淋孔。
通过对喷淋头的结构进行设置,大幅度增加了喷淋头的喷射面积,使得喷淋头喷出的吸收液尽可能全面的覆盖塔体内部空间,使得废气与吸收液全面接触吸收。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塔体内中心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0-50度。优选地,倾斜面与塔体内中心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度。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倒V型过滤板外侧均匀开设有过滤孔。
由于废气中通常携带有灰尘颗粒,由喷淋组件喷出的吸收液与废气接触,一方面净化吸收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另一方面可对废气进行除尘处理,吸收液液滴包裹废气中携带的灰尘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进入至回收槽内的过滤腔中,经倒V型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将灰尘颗粒和吸收液分离,灰尘颗粒沿倒V型过滤板向下移动并沉积至过滤腔内底部,净化后的吸收液进入至净液腔。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过滤腔底部处分别通过排污管与位于所述塔体外侧的抽污泵相连通。
通过排污管和抽污泵的配合,可定期对过滤腔内底部沉积的污泥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立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立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909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