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银行四类业务库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92209.3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1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万保金融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G1/024 | 分类号: | E05G1/024;E05G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博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4 | 代理人: | 刘晓芳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行 业务 | ||
1.银行四类业务库,由防护墙体以及设置在防护墙体内的业务库柜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体包括顶面(1)、底面(2)、左侧面(3)、右侧面(4)以及背面(5),每一面均由多层防护柱组成,其中,所述左侧面(3)和所述右侧面(4)均由多根呈“T”型的T型防护柱(31),所述T型防护柱(31)包括长侧面和短侧面,所述长侧面和所述短侧面之间形成T型结构,每根所述T型防护柱(31)均与上下相邻的T型防护柱(31)设置方向相反;每根所述T型防护柱(31)均开设有若干个侧面穿孔(32),以供连接筋穿过;每根长侧面在外侧的所述T型防护柱(31)上下均设置有侧面穿孔(32),上侧所述侧面穿孔(32)经由该T型防护柱(31)的平台(312)贯穿至上层T型防护柱(31)的凸台(311),下侧所述侧面穿孔(32)经由该T型防护柱(31)的平台(312)贯穿至下层T型防护柱(31)的凸台(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四类业务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1)由并列设置的若干根顶部防护柱构成(11),所述顶部防护柱与左侧及右侧所述T型防护柱(31)均垂直设置,且每根所述顶部防护柱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缺口;左侧面(3)最顶部的所述T型防护柱(31)的凸台(311)置于所述顶部防护柱的一侧缺口处,右侧最顶部的所述T型防护柱(31)的凸台(311)置于所述顶部防护柱的另一侧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行四类业务库,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顶部防护柱的侧面均设置有一顶部穿孔(12),所述顶部穿孔(12)依次穿过所述顶部防护柱、左侧及右侧的所述T型防护柱(31);连接筋穿过所述顶部穿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四类业务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2)由若干根并列设置的底部防护柱(21)构成,所述底部防护柱(21)与左右两侧的所述T型防护柱(31)均垂直设置,且每根所述底部防护柱(2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凹槽,左侧面(3)最底端的所述T型防护柱(31)的平台(312)一侧卡接在所有所述底部防护柱(21)的一侧凹槽中,右侧面(4)最底端的所述T型防护柱(31)的平台(312)一侧卡接在所有底部防护柱(21)的另一侧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行四类业务库,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底部防护柱(21)的侧面均设置有一底部穿孔(22),所述底部穿孔(22)依次穿过该底部防护柱(21)、左侧及右侧的T型防护柱(31),连接筋穿过所述底部穿孔(2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行四类业务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5)由若干根堆叠设置的背部防护柱(51)构成,所述背部防护柱(51)与左侧及右侧所述T型防护柱(31)均垂直设置;背部防护柱(51)包括置于最底端的一凹槽型防护柱(511)以及依次置于所述凹槽型防护柱(511)上端的若干根背部T型防护柱(512);所述任意一根背部T型防护柱(512)的长侧面均与相邻的背部T型防护柱(512)的短侧面在同一侧;与所述凹槽型防护柱(511)相邻的所述背部T型防护柱(512)的凸台(311)卡接在所述凹槽型防护柱(511)的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银行四类业务库,其特征在于,凸台(311)朝向防护墙体内部的所述背部T型防护柱(512)的上下均设置有背部穿孔(52),所述背部穿孔(52)依次穿过该背部T型防护柱(512)及与其相邻的上侧或下侧背部T型防护柱(512),连接筋穿过所述背部穿孔(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四类业务库,其特征在于,所有的防护柱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万保金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万保金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922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