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型座椅靠背解锁扣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96186.3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05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雨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翊天汽车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23 | 代理人: | 欧阳海燕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座椅 靠背 解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型座椅靠背解锁扣手结构,包括安装椅板、手柄框体及弧形手柄面板,所述安装椅板上开设安装通口,所述安装通口内插接手柄框体,所述手柄框体顶面外侧固接安装凸边,所述安装通口内侧壁固接凸台,所述凸台顶面接触安装凸边底面。本实用新型采用扣手腔的方式转动,使得施力部分为凹槽式结构,使得转块不会凸出在安装椅板外侧,属于内嵌式的安装方式,一方面可以减少空间占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车内人员移动时与转块发生碰撞受伤的情况,此外本实用新型利用卡勾与卡板配合及插板与插接通槽相互配合将手柄框体连接在安装通口处,一方面结构紧密,另一方面在后期需要对其进行维护时,可以利用工具拨动卡勾将手柄框体取出,后期维护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型座椅靠背解锁扣手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是一种内部空间有限的代步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自驾出游越来越多,对汽车内部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汽车要拥有更灵活的储物空间,这样就要求汽车座椅在不使用时能够具备折叠和翻转等功能,座椅锁机构为座椅这些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但同时座椅锁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越来越多的碰撞事故中,发现不少是由于座椅锁与锁栓未锁紧,而乘员没有及时的察觉所致。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汽车上,后排靠背锁结构座椅均配备有解锁警示结构,采用警示条及警示帽结构,其中在警示帽结构中,实现警示帽顶出的结构各异,有通过解锁按钮直接顶出,有通过靠背解锁杆顶出等。通过解锁按钮直接顶出或者靠背解锁杆顶出的结构中,解锁按钮警示弹出行程直接受到解锁按钮影响,而解锁旋转按钮直接与靠背锁接触,受靠背锁本身的解锁行程、解锁回弹等影响,也同时受到靠背锁装配公差,解锁杆长度公差,解锁旋转按钮装配公差等影响,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造成警示帽无法顺利弹出达到警示作用。
对此,授权公告号为CN21282801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解锁扣手机构,该扣手机构包括包括靠背解锁旋转按钮、靠背解锁辅助旋转按钮和警示组件,靠背解锁辅助旋转按钮的一端卡接至警示组件,靠背解锁旋转按钮转动时驱动靠背解锁辅助旋转按钮转动,靠背解锁辅助旋转按钮转动时带动警示组件上下移动,使警示组件的端部露出或隐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解锁扣手机构及汽车,通过在靠背解锁旋转按钮与警示组件之间加设一个靠背解锁辅助旋转按钮,可通过调整靠背解锁辅助旋转按钮以适配多种靠背锁结构,从而保证警示帽的顺利弹出,进而可以在汽车座椅靠背解锁时、误解锁时及未完全锁止时,给乘员起到警示作用,避免行车危险的发生。
该扣手机构警示作用较好,但是其为杆式结构,占用空间较大,此外车内人员在移动时,容易碰撞到杆体端部,可能造成身体不适或者受伤的情况,此外该扣手机构杆体不易取下,在后期需要拆卸维护时比较麻烦。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安全型座椅靠背解锁扣手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型座椅靠背解锁扣手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座椅靠背解锁扣手结构,包括安装椅板、手柄框体及弧形手柄面板,所述安装椅板上开设安装通口,所述安装通口内插接手柄框体,所述手柄框体顶面外侧固接安装凸边,所述安装通口内侧壁固接凸台,所述凸台顶面接触安装凸边底面。
优选的,所述手柄框体顶面开设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侧两侧壁分别固接两个转轴凸块,两个所述转轴凸块上分别开设两个转槽,所述弧形手柄面板底面固接转块,所述转块顶面开设扣手腔,所述转块底端两侧位置分别固接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转槽内,所述转轴与转槽转动连接处卡接扭簧。
优选的,所述安装凸边上开设多个卡勾通口,所述凸台顶面对应多个卡勾通口位置固接多个卡勾,所述卡勾通口内侧壁固接卡板,所述卡勾卡接卡板。
优选的,所述卡板顶面及底面均为弧形结构,所述安装椅板底面对应安装通口位置固接U型架,所述U型架内侧接触手柄框体外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翊天汽车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翊天汽车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96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