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损的燃气工程用管道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96847.2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2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戢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戢丹 |
主分类号: | F16L55/134 | 分类号: | F16L55/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叶似锦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燃气 工程 管道 封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损的燃气工程用管道封堵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组件、连接板和密封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于固定板下,所述连接板设于固定板下一端,所述密封组件一端设于固定板下且另一端设于固定组件下。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耐磨损的燃气工程用管道封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耐磨损的燃气工程用管道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管道是一种输送可燃气体的专用管道,用金属燃气管软管来取代传统的卡扣方式橡胶软管,燃气管道具有安装方便、连接可靠、耐腐蚀、不堵气、柔软性好、使用寿命长,可以任意弯曲而不变形、不阻气等特点。表面软性防护层材料具有更安全、更易清洁、美观的特点,因此随着燃气的普及,燃气管道应用的也越来越多,但由于输送的是气体,所以燃气管道的维修也成了一大难题,因为维修的管道会存在一些燃气,需要避免其散发到空气中,现在管道密封件只是单纯的一个元件,在对管道进行密封的同时无法对管道进行固定支撑,不便于维修人员对管道的检测维修,降低了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密封组件中多个密封用气囊的设置,可实现多重密封防护作用,配合固定组件,对管道进行固定同时进行角度调节,以便于维修人员维修检测的耐磨损的燃气工程用管道封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磨损的燃气工程用管道封堵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组件、连接板和密封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于固定板下,所述连接板设于固定板下一端,所述密封组件一端设于固定板下且另一端设于固定组件下;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气泵、进气管二、支撑板、密封管、密封用气囊、螺纹杆、进气口和进气通道,所述气泵设于固定板下,所述进气管二连接于气泵,所述支撑板铰接于连接板下,所述密封管一端设于支撑板上且另一端设于固定组件内,所述密封用气囊均匀套接于密封管上,所述螺纹杆一端可转动设于密封管内另一端设于密封管外,所述进气口均匀设于密封管上且设于密封用气囊内,所述进气通道设于螺纹杆内且连接于进气管二,将密封管插入管道内,启动气泵,气体经进气管二进入进气通道内,转动螺纹杆,螺纹杆慢慢向远离密封管的方向移动,当螺纹杆慢慢转离进气口时,气体从进气通道和进气口进入密封用气囊内,使密封用气囊膨胀与管道内壁紧贴,从而实现对管道的封堵过程,通过密封用气囊设有多组且随着螺纹杆慢慢转动,将数量不同的进气口暴露出来,使多个密封用气囊同时膨胀使用,进一步加强了密封效果,避免燃气泄露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连接弹簧、移动杆、阻尼转轴、转杆、调节杆、连接块、气仓、进气管一和固定用气囊,所述固定杆设于固定板下,所述连接弹簧设于固定板下且设于固定板远离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移动杆设于连接弹簧下,所述阻尼转轴设于固定板下端,所述转杆连接于阻尼转轴,所述调节杆一端套接于阻尼转轴上且另一端设于移动杆上,所述连接块铰接于移动杆与固定杆下,所述气仓设于连接块下,所述进气管一一端连接于气泵且另一端连接于气仓,所述固定用气囊为环形结构设置,所述固定用气囊对称设于气仓下,所述密封管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贯穿设于固定用气囊内,将管道贯穿于固定用气囊,气体通过进气管一进入气仓内,再经气仓进入固定用气囊内,使固定用气囊膨胀,将管道夹到固定用气囊之间,实现对管道的固定作用,当需调节固定角度时,转动转杆,转杆带着阻尼转轴转动,阻尼转轴带着调节杆转动,调节杆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向下压移动杆,使移动杆带着气仓的一端向下倾斜,从而使管道发生倾斜,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一方面实现对管道的固定作用,解放维修工人的双手,便于维修,另一方面可以对固定后的管道进行角度调节,使维修人员便于检修,降低了维修难度,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可拆卸设有粘板,便于将装置通过固定板固定到维修点,以实现对管道的固定密封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用气囊和固定用气囊的材质具有耐磨损性,便于装置的长期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戢丹,未经戢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968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