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锂电池的花纹极片结构以及极片花纹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97576.2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6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安敏俊;薄晋科;姚登云;李盼;张良;宫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4/04;H01M10/052;B21D13/02;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建利 |
地址: | 11645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锂电池 花纹 结构 以及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锂电池的花纹极片结构以及极片花纹工装,包括用于相互叠合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并通过第一冲压装置和第二冲压装置的冲压加工,使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的正面与背面分别形成有第一花纹面和第二花纹面,所述第一花纹面与第二花纹面在所述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之间相互叠合。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电解液充分浸润锂电池的内部,增大锂电池内部卷芯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减少锂电池的注液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锂电池的花纹极片结构以及极片花纹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圆柱电池一般难吸液,
原因是锂电池的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卷绕制成全极耳卷芯后,在锂电池内部相互叠合,使电池卷芯内部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较小,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后续还需要经过揉平、点底、滚槽后才会注入电解液,此时由于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都已经被滚槽,使卷芯内部空间进一步收窄,导致电解液难以充分注入锂电池内部,使得锂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浸润效果较差,以致离子传输路径变远,未接触电解液的极片无法参与电池电化学反应,导致出现析锂,同时电池界面电阻增大,影响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如果要待电解液完全注满到电池卷芯里的话,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出现较高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锂电池的花纹极片结构以及极片花纹工装,有利于电解液充分浸润锂电池的内部,增大锂电池内部卷芯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减少锂电池注液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锂电池的花纹极片结构,包括用于相互叠合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的正面与背面分别形成有第一花纹面和第二花纹面,所述第一花纹面与第二花纹面在所述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之间相互叠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圆柱锂电池的花纹极片结构,所述第一花纹面上排列分布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花纹面上排列分布有多个第二凹槽,各个所述第一凹槽与各个所述第二凹槽在极片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错开且互不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圆柱锂电池的花纹极片结构,形成在所述正极极片上的第一凹槽与形成在所述负极极片上的第一凹槽尺寸相同,形成在所述正极极片上的第二凹槽与形成在所述负极极片上的第二凹槽尺寸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圆柱锂电池的花纹极片结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圆形或三角形或方形或多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圆柱锂电池的花纹极片结构,所述第一花纹面与第二花纹面之间叠合有隔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圆柱锂电池的极片花纹工装,包括第一冲压装置和第二冲压装置,所述第一冲压装置用于对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正面冲压出第一花纹面,所述第二冲压装置用于对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背面冲压出第二花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圆柱锂电池的极片花纹工装,所述第一冲压装置包括第一活动冲压板以及用于向上支撑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活动冲压板的底部排列分布有多个第一冲头,所述第一支撑板对应在各个所述第一冲头的下方,所述第一活动冲压板能推动各个所述第一冲头向下冲压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正面,以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正面冲压出所述第一花纹面;
所述第二冲压装置包括第二活动冲压板以及用于向下支撑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活动冲压板的顶部排列分布有多个第二冲头,所述第二支撑板对应在各个所述第二冲头的上方,所述第二活动冲压板能推动各个所述第二冲头向上冲压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背面,以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背面冲压出所述第二花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圆柱锂电池的极片花纹工装,所述第一冲压装置还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冲压板的上方并能带动第一活动冲压板上下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97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组织培养瓶的透气盖结构
- 下一篇:一种提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