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氢装置及其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98923.3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6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锐;位召祥;刘世学;张淑兴;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6;C25B1/02;C25B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沈红曼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及其 高温 固体 氧化物 电解 系统 | ||
1.一种消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腔(1)、连接于所述混合腔(1)上方的反应腔(2)、接入组件、催化管道(5)及输送管道(6);
所述接入组件与所述混合腔(1)连接,接入待消氢气体和含氧气体;
所述催化管道(5)设于所述反应腔(2)内,其一端与所述混合腔(1)连通,另一端穿出所述反应腔(2);所述催化管道(5)内侧设有催化氧气和氢气反应消氢的催化剂;
所述输送管道(6)与所述反应腔(2)连接,接入调温气体对所述催化管道(5)进行温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2)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输送管道(6)的第一端连接进气口;所述输送管道(6)与所述进气口相对接;所述调温气体经所述进气口直接通入所述反应腔(2)内,并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或者,所述反应腔(2)内设有换热管道(61),所述输送管道(6)与所述换热管道(61)一端连接,所述换热管道(6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气口;所述调温气体经所述输送管道(6)通入所述换热管道(61),由所述换热管道(61)对所述反应腔(2)进行温度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氢装置还包括接入高温尾气的高温尾气管道(8)和调温管道(9);
所述高温尾气管道(8)和所述调温管道(9)并接在所述输送管道(6)的第二端;并且所述高温尾气管道(8)和所述调温管道(9)择一工作输入高温尾气或调温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尾气管道(8)上设置有第三阀门(81)、所述调温管道(9)上设有第四阀门(91);
所述催化管道(5)内设有温度传感器(51),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51)监测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三阀门(81)或所述第四阀门(91)开合,以接通所述高温尾气管道(8)或所述调温管道(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组件包括吸气管道(3)和第一含氧气体管道(4);
所述吸气管道(3)及第一含氧气体管道(4)分别从所述混合腔(1)相对两侧插入,且所述第一含氧气体管道(4)的进气口高于所述吸气管道(3)的进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含氧气体管道(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1)以及风机(42);
所述混合腔(1)内设有氢气浓度计(11),根据所述氢气浓度计(11)监测的氢气浓度控制所述第一阀门(41)以及风机(42)输入含氧气体的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1)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连接有排出冷凝水的排水管道(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7)上设置有第二阀门(71);
所述混合腔(1)内设有液位计(12),根据所述液位计(12)监测的液位控制所述第二阀门(71)开合以排除所述冷凝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道(3)远离所述混合腔(1)的一端还与用于增大吸收范围的吸盘(31)连接。
10.一种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系统,包括收集高温尾气的高温尾气排放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消氢装置;所述高温尾气排放管道与所述消氢装置的输送管道(6)连接,接入所述高温尾气以加热所述消氢装置的催化管道(5)外围的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989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粉残渣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消除双向误差的钢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