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00597.5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5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静 |
主分类号: | A61G11/00 | 分类号: | A61G11/00;A61G7/00;A61G7/05;F24F6/00;F24F8/108;F24H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陈明星 |
地址: | 511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生 儿科 临床医学 感染 隔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外壳,放置于儿科医疗房中,且所述外壳的右侧顶部开设有箱门,并且所述外壳内侧顶部的左侧安装有摄像头,而且所述外壳的顶部右侧安装有抽风机,同时抽风机的端部连接有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侧顶部的右侧的吸风盘;加湿器,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侧底部的左侧,且外壳内侧底部的右侧安装有加热器,并且所述外壳的左侧外部安装有气泵,而且气泵的端部连接有过滤壳体;承载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婴儿床,连接于所述承载台的顶面中部。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可以对婴儿床进行防护处理,同时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以及对过滤机构进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科临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是从母体分娩出来后满28天的婴儿,身体十分脆弱,抵抗力不足,容易由于外界因素或母体因素感染上不同的疾病,而在感染疾病后,往往需要将新生儿送至新生儿科病房中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外界细菌对新生儿造成进一步的感染,隔离预防技术,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疫情扩散的基本方法,然而现有的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公告号为CN210843974U公开的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方便更换隔离罩且更安全的效果。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婴儿可能会爬起,需要对婴儿床进行防护,防止婴儿掉落出来,同时需要对进入到隔离装置内得空气进行过滤,并且需要对过滤机构进行更换。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不便于对婴儿床进行防护处理,同时不便于对空气进行过滤以及对过滤机构进行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外壳,放置于儿科医疗房中,且所述外壳的右侧顶部开设有箱门,并且所述外壳内侧顶部的左侧安装有摄像头,而且所述外壳的顶部右侧安装有抽风机,同时抽风机的端部连接有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侧顶部的右侧的吸风盘;
加湿器,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侧底部的左侧,且外壳内侧底部的右侧安装有加热器,并且所述外壳的左侧外部安装有气泵,而且气泵的端部连接有过滤壳体,同时过滤壳体的端部与贯穿连接于所述外壳左侧顶部的入风管相连接;
承载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所述承载台的边缘处等间距开设有通孔;
婴儿床,连接于所述承载台的顶面中部。
优选的,所述过滤壳体的中部安装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顶部安装有端板,并且端板的外侧对称开设有凹槽,而且凹槽中安装有活动块,同时活动块与凹槽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活动块的端部连接于卡槽中,且卡槽开设于所述过滤壳体顶部的内壁上,使得过滤板需要更换时,抽动端板,端板外凹槽中的活动块就会压缩第一复位弹簧而卡槽进行分离。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通过端板、凹槽、活动块、第一复位弹簧和卡槽构成便捷拆装结构,且活动块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卡槽之间构成弹性卡合结构,使得过滤板在活动块、第一复位弹簧和卡槽的相互作用,完成对过滤板的安装与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静,未经吴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0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