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球取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02028.4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8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赫;李丹;刘延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盛鸿种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7/04 | 分类号: | A01F7/04;A01F12/18;A01F1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32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球取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球取种装置,主要包括底座、电机、电控箱、投料槽、搅拌轮、取种组件和种子收集槽,底座上前端固定安装取种组件,后端固定安装电机和电控箱,取种组件与电机之间安装投料槽,所述投料槽上部为顶端开口的槽体,槽体下端为管道,管道内安装有搅拌轮,在搅拌轮位置处朝向取种组件的管道侧壁上开有出料口,种子收集槽固定于取种组件的下侧外部,种子收集槽底部带有集料口。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取种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取种率,满足更高的种子标准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菊类种球取种装置。
背景技术
花卉类种子特别是菊花类花卉的种子是由无数颗种子聚集在花托上形成种球,取种即把每颗种子从种球上分离取出,传统取种方法一种是人工取种,通过工人手工揉搓将种子分离取出,这种方法效率低下,适合少量取种不适用于大量需求的取种作业,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工具碾压分离,这种方法虽然效率较前种方法有所提高但是容易造成种子的损坏,取种率低,且种子中杂质量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取种率高的种球取种装置,解决取种效率低及易损坏种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种球取种装置,主要包括底座、电机、电控箱、投料槽、搅拌轮、取种组件和种子收集槽,底座上前端固定安装取种组件,后端固定安装电机和电控箱,取种组件与电机之间安装投料槽,所述投料槽上部为顶端开口的槽体,槽体下端为管道,管道内安装有搅拌轮,在搅拌轮位置处朝向取种组件的管道侧壁上开有出料口,取种组件为轴杆通过两端的固定板固定连接刷子以及套在刷子外侧的网格筒,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搅拌轮的轴和轴杆转动,网格筒一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于投料槽管道侧壁外部,另一端与焊接在底座前端的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种子收集槽固定于网格筒的下侧外部,所述种子收集槽底部带有集料口。
优选的,刷子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轴杆的两侧,刷子的端面与网格筒的内壁接触,所述刷子的长度与网格筒的筒壁长度相同。
优选的,支撑板上加工开口,开口下端外接花柄收集槽。
优选的,网格筒为圆柱体,两底面为圆环面,每个圆环面上加工两个筒体固定孔,所述两个筒体固定孔的圆心连线通过圆环的圆心。
优选的,固定板为L型面板,一侧面与刷子连接,另一侧面与轴杆连接。
优选的,刷子为软毛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结构简单,取种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取种率,满足更高的种子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种球取种装置组装前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种球取种装置组装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网格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网格筒侧视图。
附图标记:1-底座,2-电机,3-电控箱,4-投料槽,5-搅拌轮,6-刷子,7-轴杆,8-固定板,9-网格筒,10-种子收集槽,11-花柄收集槽,12-支撑板,91-筒体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盛鸿种苗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盛鸿种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2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抗震消防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烷基化油生产工艺的脱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