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增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02254.2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8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骏鹏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542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增氧器 | ||
1.一种射流增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射流增氧器本体(1)、螺丝活接接头(2)、流水入口管(3)、气液混合区(4)、扩散管(5)、射流管(6);
所述射流增氧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螺丝活接接头(2),所述螺丝活接接头(2)与流水入口管(3)相接,所述流水入口管(3)与气液混合区(4)相接,所述气液混合区(4)与扩散管(5)相接,所述扩散管(5)与射流管(6)相接;
所述气液混合区(4)包括单腔体结构和双腔体串联结构;
所述气液混合区(4)的单腔体结构由进气口(401)、流水收缩区(402)、射流口(403)、气液混合缸(404)组成;
所述气液混合区(4)的双腔体结构由第一气液混合腔(A腔)和第二气液混合腔(B腔)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气液混合腔(A腔)由第一进气口(401A)、第一流水收缩区(402A)、第一射流口(403A)、第一气液混合缸(404A)组成;所述第二气液混合腔(B腔)由第二进气口(401B)、第二流水收缩区(402B)、第二射流口(403B)、第二气液混合缸(404B)组成;
所述扩散管(5)设置有负压口(501),扩散区(502);
所述射流管(6)设置有导流孔(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流增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增氧器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套管组合结构,且所述射流增氧器本体(1)材质包含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流增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区(4)内的气液混合腔包括单腔体结构和多腔体串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流增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区(4)为双腔体结构时,气液混合区(4)包含第一气液混合腔(A腔)和第二气液混合腔(B腔)且第一气液混合腔(A腔)和第二气液混合腔(B腔)为串联结构,第一气液混合腔(A腔)内的第一射流口(403A)口径小于或等于第二气液混合腔(B腔)内的第二射流口(403B)的口径,且第一气液混合腔(A腔)与流水入口管(3)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流增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水收缩区(402A)和第二流水收缩区(402B)均为漏斗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流增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管(5)内的负压口(501)口径大于或等于第二射流口(403B)的口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流增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管(6)设置有多个导流孔(601),导流孔(601)取值为n个,其中3≤n≤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骏鹏,未经陈骏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22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支撑装置的珩磨机
- 下一篇:一次性吸引装置消毒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