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03662.X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1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廖炎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用以插设于一线端连接器。导电端子包括一夹线段以及一插接段。夹线段用以夹持一线缆。插接段连接于夹线段的一侧。插接段在连接夹线段的一侧的相对侧形成一开口。插接段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以及连接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第一侧壁上沿一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一缝隙。第一侧壁在第一缝隙与开口之间还形成第一切口。第一切口的宽度大于第一缝隙的宽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加大可承载电流量的同时减低插接难度的导电端子。
背景技术
电源连接器内部的导电端子主要是用来承载电流,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通过增加导电端子的厚度来加大导电端子的可承载电流量。然而,当导电端子的厚度增加,会一并加大导电端子夹持外部线缆的夹持力,使得在导电端子与外部线缆之间不易组装或拆卸。
故,如何通过导电端子设计的改良,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领域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电端子。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其包括一夹线段与一插接段。夹线段用以夹持一线缆。插接段连接于夹线段的一侧。插接段在连接夹线段的一侧的相对侧形成一开口。插接段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以及连接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第一侧壁上沿一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一缝隙。第一侧壁在第一缝隙与开口之间还形成第一切口。第一切口的宽度大于第一缝隙的宽度。
优选地,导电端子还包括一翼部,翼部由插接段的第二侧壁向外延展形成,第二侧壁形成一第二切口,第二侧壁在第二切口与开口之间沿第一方向开设有一第二缝隙,第一切口的宽度大于第二缝隙的宽度。
优选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的内表面分别形成至少一凸部。
优选地,至少一凸部的最外层镀有一层金属薄层,金属薄层的材料包括金或锡。
优选地,插接段定义出一横截面,横截面垂直于第一方向,插接段的任一部位在横截面上的厚度至少为0.25mm。
优选地,插接段定义出一横截面,横截面垂直于第一方向,插接段的任一部位在横截面上的厚度至少为横截面的宽度的五分之一。
优选地,导电端子是由一金属片经由一冲压工艺及一折弯加工而形成,金属片的厚度至少为完成冲压工艺但未经折弯加工的插接段的宽度的十五分之一。
优选地,导电端子还包括一卡止部,卡止部设置在夹线段与插接段之间,且卡止部的延伸方向是垂直于插接段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插接段于开口的厚度小于插接段其他部分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电端子,其能通过“第一侧壁上沿一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一缝隙,第一侧壁在第一缝隙与开口之间还形成第一切口”以及“第一切口的宽度大于第一缝隙的宽度”的技术方案,借以在加大可承载电流量的同时减低插接难度。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未成形的金属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36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拉槽锯的拉槽机
- 下一篇:一种环形吊灯的旋转位置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