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平衡式装配式空间加载反力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04766.2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2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朋岗;郝海涛;齐虎;李改华;郝文雄;耿冲宇;王广飞;菅婷婷;谭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岭;赵保迪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装配式 空间 加载 反力架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平衡式装配式空间加载反力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在地面上的底纵梁,两根相互平行设置在地面上底横梁,两根底纵梁与两根底横梁两两相互连接形成方形框架,底横梁的两端竖直向上均设置有立柱,底纵梁正上方水平布设有顶纵梁,同一根顶纵梁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一根底纵梁上一侧的两根立柱螺栓连接;位于同一根所述底横梁上的两根立柱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水平加载梁,两根顶纵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竖向加载梁,水平加载梁与竖向加载梁均上设置有加载装置。本申请通过底横梁、底纵梁、立柱与顶纵梁之间位置可调节,使得反力架自身可实现边界约束和边界加载,从而脱离场地对反力架的限制,继而提高反力架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反力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平衡式装配式空间加载反力架。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试验中,反力架作为土木试验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其作用在于对试验中测试对象的构件或结构进行受力性能方面的测试,主要用于大型混凝土构件、大型工件等各种材料的抗压检测。
当工作人员使用反力架时,通常与反力墙或反力地配合使用,但是反力墙或反力地对场地要求严苛,且投入较大,不仅消耗大量工作时间,而且提高反力架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反力架的灵活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平衡式装配式空间加载反力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平衡式装配式空间加载反力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平衡式装配式空间加载反力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在地面上的底纵梁,两根相互平行设置在地面上底横梁,两根底纵梁与两根底横梁两两相互连接形成方形框架,底横梁的两端竖直向上均设置有立柱,底纵梁正上方水平布设有顶纵梁,同一根顶纵梁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一根底纵梁一侧的两根立柱螺栓连接;
位于同一根所述底横梁上的两根立柱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水平加载梁,两根顶纵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竖向加载梁,水平加载梁与竖向加载梁均上设置有加载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横梁与底纵梁形成的方形框架作为底座用于支撑整个反力架结构,由于底横梁、底纵梁、立柱与顶纵梁之间的位置可调节,从而使得反力架自身可实现边界约束和边界加载,进而反力架脱离对场地的限制,竖向加载梁能够沿立柱长度方向竖直滑动,水平加载梁能够沿顶纵梁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竖向加载梁与水平加载梁能够根据不同试验要求进行灵活的调节,继而提高反力架的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立柱与顶纵梁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螺栓孔,水平加载梁与立柱通过螺栓连接,竖向加载梁与顶纵梁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反力架工作时,水平加载梁与竖向加载梁能够通过螺栓调解各自的位置,从而提高水平加载梁与立柱、竖向加载梁与顶纵梁的连接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水平加载梁与竖向加载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卡条,立柱与顶纵梁沿长度方向均间隔固定有多个与卡条相互卡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加载梁上卡条卡紧立柱上相对位置的卡槽、竖向加载梁上的卡条卡紧顶纵杆上相对位置的卡槽,从而实现相互连接,避免螺栓连接的步骤繁琐性,节省了调整位置的时间。
优选的,同一根所述立柱与底横梁之间设置有两个用于将立柱、底纵梁与底横梁连接成整体的底连接撑,两个底连接撑相对布设且均位于底横梁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连接撑一方面将立柱、底纵梁与底横梁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增强立柱的承载力,降低立柱由于承受力过大而断裂的风险。
优选的,同一根所述立柱与顶纵梁之间设置有顶连接撑,顶连接撑一端螺栓连接顶纵梁,另一端螺栓连接立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连接撑一方面加强立柱与顶纵梁的连接程度,另一方面增强顶纵梁的承载力,降低顶纵梁由于承受力过大而断裂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4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