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母粒混料熔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06849.5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9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谢泽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腾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8 | 分类号: | B29B7/18;B29B7/22;B29B7/24;B29B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母粒混料 熔融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塑料母粒混料熔融装置,其包括混料罐、搅拌组件以及热熔组件,混料罐内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杆,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杆且竖直设置的第一转动轴、套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轴的第二转动轴、水平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混料罐侧壁的第三转动轴以及安装于混料罐外侧壁的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的侧壁套设固定有第一冠齿轮,第二转动轴的侧壁套设固定有第二冠齿轮,第三转动轴的一端固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第一冠齿轮、第二冠齿轮同时啮合,第三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混料罐的侧壁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的底端套设固定有第一搅拌器,第二转动轴的底端套设固定有第二搅拌器。本申请具有使物料混合均匀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塑料热熔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母粒混料熔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塑料加工成型的过程中,操作者将所需要的各种助剂、填料与少量载体树脂先进行混合混炼,接着经过挤出机等设备对混合混炼后的物质进行计量、熔融混合、挤出、切粒等加工工序所制得的颗粒物料,人们称之为塑料母粒。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66410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塑料母粒的高效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支撑架以及转轴,所述搅拌筒为锥形状且顶部开设有入料口,入料口的上方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入料箱,搅拌筒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搅拌筒的侧壁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传动连接,转轴竖直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搅拌筒内,所述转轴上还焊接有多个在水平方向上关于转轴对称设置的第一搅拌棍和第二搅拌棍,所述第一搅拌棍背离转轴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向外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件和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与搅拌筒的内侧壁抵接且能够相对滑移,所述第二搅拌棍为弯折件且固定连接在转轴底部,所述第二搅拌棍背离转轴的一端沿垂直于搅拌筒锥形底壁方向上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件和第二刮板,所述第二刮板的侧壁与搅拌筒锥形底壁抵接且能够相对滑移,所述转轴内部还设有热电阻。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上述转轴通常只能带动第一搅拌辊和第二搅拌棍同时单向转动,可能会出现搅拌死角,从而可能出现物料搅拌不充分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物料混合均匀,本申请提供一种塑料母粒混料熔融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塑料母粒混料熔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母粒混料熔融装置,包括混料罐、安装于混料罐上的搅拌组件以及热熔组件,所述混料罐内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杆,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杆且竖直设置的第一转动轴、套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轴的第二转动轴、水平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混料罐侧壁的第三转动轴以及安装于混料罐外侧壁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侧壁套设固定有第一冠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侧壁套设固定有第二冠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一端固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冠齿轮、第二冠齿轮同时啮合,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混料罐的侧壁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端套设固定有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底端套设固定有第二搅拌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工作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驱动第三转动轴转动,第三转动轴转动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驱动第一冠齿轮和第二冠齿轮同时转动,但第一冠齿轮和第二冠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第一冠齿轮转动驱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转动驱动第一搅拌器转动,同时,第二冠齿轮转动驱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转动驱动第二搅拌器转动,此时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的转动方向相反,两个转动方向相反的搅拌器同时对物料进行搅拌,从而有利于使物料混合均匀。
优选的,所述混料罐内且位于固定杆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斗,所述缓冲斗的周侧壁与混料罐的内周侧壁贴合且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斗的底壁设置成向下弯曲的半球状,所述缓冲斗底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斗的设置便于对物料进行缓冲,从而便于物料集中至缓冲斗的出料口处,使物料集中从缓冲斗的出料口继续下落,从降低了物料直接落入混料罐的内底壁而发生反弹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腾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腾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6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薄膜挤出成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维修高速微矩形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