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15108.3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3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林泽彬;谭定鹏;叶颖源;林锦地;林斌;邓茂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润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11/00;E03B5/00;B05B17/08;E03B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300 广东省韶关市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绿化 雨水 收集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埋设于地下的储水箱和建造于地面上的喷泉池,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部位于喷泉池的内部,所述出水管的顶部安装有喷泉头。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将喷泉池收集后的雨水通过排水通道排至下方的净化室内部,雨水经过砂石层、细砂层和粗石块层的过滤后通过连接管进入储水箱的内部,完成对雨水的收集,而且,通过抽水泵将储水箱内部的水通过出水管和喷泉头喷出,形成喷泉,起到了美化的作用,之后,水再次流回至储水箱的内部,现了储水箱内部水的循环流动,从而有利于储水箱内部水的储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利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绿化是指通过在建筑物上直接或间接附着可供绿化植物生长的环境,如花盆,种植毯等,为建筑物的外立面(通常指建筑物的顶部或建筑外墙面)和内部(通常指室内墙体)营造绿化环境,起到改善环境,提高美观度,节约能耗的效果。
但现有的建筑绿化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通常是将雨水收集在箱体或者池子内部,因内部的水无法流动,容易引起水体变质而无法使用,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现有的建筑绿化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内部的水无法流动,容易引起水体变质而无法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埋设于地下的储水箱和建造于地面上的喷泉池,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部位于喷泉池的内部,所述出水管的顶部安装有喷泉头,所述出水管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和喷泉头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所述喷泉池内侧壁的底部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的下方连通设置有净化室,所述净化室的内部设置有水体净化层,所述净化室与储水箱之间连通设置有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泉池的底部为锥形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通道的进水口处安装有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通道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排水通道以环形阵列分布在喷泉池内侧壁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体净化层包括砂石层、细砂层和粗石块层,所述砂石层的下方设置有细砂层,所述细砂层的下方设置有粗石块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喷泉池收集后的雨水通过排水通道排至下方的净化室内部,雨水经过水体净化层的过滤后通过连接管进入储水箱的内部,完成对雨水的收集,而且,通过抽水泵将储水箱内部的水通过出水管和喷泉头喷出,形成喷泉,起到了美化的作用,之后,水再次流回至储水箱的内部,现了储水箱内部水的循环流动,从而有利于储水箱内部水的储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泉池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储水箱;2、喷泉池;3、抽水泵;4、出水管;5、喷泉头;6、连接管;7、控制阀;8、排水通道;9、净化室;10、水体净化层;1001、砂石层;1002、细砂层;1003、粗石块层;11、排水管;12、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润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润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5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