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减震电梯对重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16684.X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4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卢明益;彭德良;潘银彩;冯绍棉;李镇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厢朗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12 | 分类号: | B66B17/1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减震 电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减震电梯对重架,包括对重架,所述对重架的内腔设置有对重块,所述对重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绳轮机构,所述对重架上端的左右侧壁对称可拆卸连接有上导靴,所述对重架下端的左右侧壁对称可拆卸连接有下导靴,所述对重架的底部四角分别纵向固定连接有限位伸缩柱,所述对重架的正下方水平设置有缓冲底座。该高强度减震电梯对重架,通过设置的弧形缓冲橡胶头、伸缩杆、连接杆、缓冲腔、滑块、密封环的、限位伸缩柱、缓冲底座、插槽、压缩槽、压缩板、第二缓冲弹簧、滑杆、第一缓冲弹簧、连接板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对重架起到缓存减震的作用,多级减震机构相互配合,减震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对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减震电梯对重架。
背景技术
对重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减少曳引电动机的功率和曳引轮、蜗轮上的力矩,对重的结构没有固定的形式,但不论何种形式,在对重的四个角上都应设置四只导靴,以保证对重在电梯运行时沿着对重导轨垂直运行,对重装置位于井道内,通过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装置通过对重导靴在对重导轨上滑行,起平衡作用,对重装置由对重架和对重铁块两部分组成,一般客梯采用一比一吊索法的对重装置,现有技术的对重架缓冲减震效果较差,从而面对高强度的冲击力会造成对重架的损坏,甚至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减震电梯对重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强度减震电梯对重架,包括对重架,所述对重架的内腔设置有对重块,所述对重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绳轮机构,所述对重架上端的左右侧壁对称可拆卸连接有上导靴,所述对重架下端的左右侧壁对称可拆卸连接有下导靴,所述对重架的底部四角分别纵向固定连接有限位伸缩柱,所述对重架的正下方水平设置有缓冲底座,所述缓冲底座的顶部正中水平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纵向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底座的底部正中设置有补偿悬挂机构,所述缓冲底座底部的左右两端纵向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正中壁体分别开设有缓冲腔,两个所述缓冲腔的内腔分别纵向插设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缓冲腔内腔的下端壁体分别设置有密封环,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块,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缓冲橡胶头,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底部正中分别固定连接有丝杆,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顶部正中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缓冲底座的顶部四角壁体分别开设有插槽,四个所述插槽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压缩槽,四个所述限位伸缩柱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压缩板,四个所述压缩槽内腔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滑杆,四组所述滑杆的下端外部分别套设有第二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缓冲弹簧的顶部均与对重架的底部壁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丝杆分别与两个安装孔相互适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分别位于两个密封环的内腔,并且两个伸缩杆的外壁分别与两个密封环的内腔紧密接触。
优选的,四个所述压缩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于四组滑杆的上端外部。
优选的,四个所述限位伸缩柱的下端分别位于四个插槽的内腔。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减震电梯对重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强度减震电梯对重架,通过设置的弧形缓冲橡胶头、伸缩杆、连接杆、缓冲腔、滑块、密封环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对重架起到一级缓存减震,通过设置的限位伸缩柱、缓冲底座、插槽、压缩槽、压缩板、第二缓冲弹簧、滑杆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对重架起到二级缓存减震,通过设置的第一缓冲弹簧和连接板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对重架起到三级缓存减震,多级减震机构相互配合,减震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有效缓存高强度的冲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厢朗电梯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厢朗电梯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66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泵头的多种液体添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钢的排列式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