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蔬菜营养液补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18425.0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8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应东;李晓东;徐英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友和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4 | 代理人: | 杨群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生 系统 蔬菜 营养液 补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蔬菜营养液补给装置,包括水槽,所述水槽的内壁两侧顶端均固定装配有条形板,所述条形板的底面与水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装配有滤网,所述水槽的两侧均固定贯穿有导管,所述水槽的内部设有槽体。通过水槽和槽体的配合,在水槽的内部存放水,用于养殖鱼类,同时在槽体的内部培养植物,将槽体置于水槽的内部,能够达到鱼菜共生的目的,鱼类和植物之间不会相互的影响,通过条形管和橡胶管的配合,条形管能够存放营养液,在加入营养液时,通过补给结构的配合,补给结构能够对条形管内部的营养液进行补充,同时还能够控制营养液是否进入到槽体的内部,避免植物一下摄入过多的营养,使用方便,灵活性能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菜共生系统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蔬菜营养液补给装置。
背景技术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现有的鱼菜共生系统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在对蔬菜进行营养补充时无法进行随时的补给,也无法保证每个位置的蔬菜都能够吸收到营养液,导致实用性能差,因此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蔬菜营养液补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蔬菜营养液补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蔬菜营养液补给装置,包括水槽,所述水槽的内壁两侧顶端均固定装配有条形板,所述条形板的底面与水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装配有滤网,所述水槽的两侧均固定贯穿有导管,其中一个所述导管的位置高于另一个所述导管的位置,所述水槽的内部设有槽体,所述槽体的两侧均固定装配有凸块,所述凸块放置于条形板上,所述槽体的底面固定装配有拦网,所述槽体的内壁固定装配有条形管,所述条形管的底面固定装配有多个橡胶管,所述槽体的侧面固定贯穿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条形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有补给结构。
优选的,所述补给结构包括玻璃管和套筒,所述玻璃管的一端固定贯穿于条形管上,所述玻璃管的另一端螺接有顶盖,所述套筒固定装配于连接管的另一端,所述套筒的内壁插接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靠近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装配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空心杆的顶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空心杆的内壁插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侧面固定装配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壁套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两侧均固定装配有撑杆的一端,所述撑杆的另一端与空心杆固定装配,所述空心杆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水槽的内壁底端固定装配有气泡石,所述气泡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水槽通过支座与套筒固定装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蔬菜营养液补给装置,通过水槽和槽体的配合,在水槽的内部存放水,用于养殖鱼类,同时在槽体的内部培养植物,将槽体置于水槽的内部,能够达到鱼菜共生的目的,鱼类和植物之间不会相互的影响,达到共存的目的,拦网用于对植物和鱼类进行分离,在进行植物的培育时不会影响到鱼类的生存,通过条形管和橡胶管的配合,条形管能够存放营养液,在加入营养液时,通过补给结构的配合,补给结构能够对条形管内部的营养液进行补充,同时还能够控制营养液是否进入到槽体的内部,避免植物一下摄入过多的营养,使用方便,灵活性能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8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具系统及电池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加工回转支承的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