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管束振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18939.6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1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陆庆华;张文铭;张玉;陈鑫;吴思婷;陈波;桂亚书;金雪;徐磊;许东;杨召磊;蒋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明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F28F9/26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宋春荣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管束 振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管束振动的装置,应用于管束上,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固定于管束的折弯部;支撑板上固定有若干个防振组件,防振组件包括第一端部卡条、第二端部卡条和若干个中间卡条,其中第一端部卡条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若干个中间卡条排列后固定于第一端部卡条与第二端部卡条之间;第一端部卡条、第二端部卡条的内侧均开设有弧形槽,若干个中间卡条的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相互对接的两个弧形槽内夹持管束的其中一个弯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将防振组件与管束端部支撑板连成一整体并固定,设置一组或多组防振装置,以达到预期的防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具体是一种防止管束振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动力、食品和医药等行业广泛采用的工艺设备。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流体在壳程横向冲刷管束,由于工况的变化以及流动状态的复杂性,换热管总会发生或大或下的振动。产生振动的振动的振源为流体稳定流动产生的振动、流体速度的波动。通过管道或其它连接件传播的动力机械振动等,横向流是流体诱导管束振动的主要根源。
目前现有管束结构仅对管束直管段通过折流板及支持板进行支撑、固定。对U形管束尾部的固定并未有效固定防振。
存在的问题:
由于涡流诱导脱落振动,絮流振动、流体弹性激振、声共鸣、脉动诱导发振动,若尾部得不到有效防振,会由于振动引起如下后果:
1.相邻管或管与壳体间的相互碰撞,使管与壳体受到磨损而开裂;
2.管子因不断撞击折流板孔而被切断;
3.管子与管板连接处发生泄漏;
4.管子的疲劳破坏;
5.声压级高达150dB(A)的噪声污染;
6.增大壳程流体的压力降;
7.造成换热器的损伤,所以应采取必要的防振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管束振动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将防振组件与管束端部支撑板连成一整体并固定,设置一组或多组防振装置,以达到预期的防振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管束振动的装置,应用于管束上,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管束的折弯部;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若干个防振组件,所述防振组件包括第一端部卡条、第二端部卡条和若干个中间卡条,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卡条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若干个中间卡条排列后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卡条与所述第二端部卡条之间;
所述第一端部卡条、所述第二端部卡条的内侧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若干个中间卡条的两侧均开设有所述弧形槽,所述第一端部卡条内侧的所述弧形槽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所述中间卡条的所述弧形槽对接,所述第二端部卡条内侧的所述弧形槽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所述中间卡条的所述弧形槽对接,相邻所述中间卡条之间的所述弧形槽对接;
相互对接的两个所述弧形槽内夹持所述管束的其中一个弯管。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管束的中心位置,所述若干个防振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卡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槽为圆形半槽,相互对接的两个所述弧形槽形成一个圆形圈。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圆形圈之间的区域分为非点焊区和点焊区,靠近两个所述圆形圈的区域为非点焊区,两个非点焊区之间为点焊区。
进一步的,两个非点焊区的总长度等于点焊区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防振组件还包括包边板,所述包边板由多个平板组成,所述多个平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多个平板分别固定于所述防振组件的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明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大明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89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饮片切制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诱导捕食天性的宠物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