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粘湿锂辉石矿焙烧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20691.7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6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毅;徐建军;胥丰川;黄印宇;温常凯;金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卡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尹新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粘湿锂 辉石 焙烧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辉石矿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粘湿锂辉石矿焙烧反应釜,反应釜本体的两端分别接入燃烧器的热量出口,直接对反应釜本体内的锂辉石进行焙烧,同时通过设置的电机驱动第一转轴,最终带动翻板对锂辉石进行翻炒,翻炒过程中锂辉石被不断被扬起并重新混合,使得锂辉石受热均匀并加速了热量传递,提高了焙烧质量与效率;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有预热箱,反应釜本体中焙烧余热通过向上传递进入预热箱,对暂时存储在预热箱中的待焙烧锂辉石进行预热,使得锂辉石在后续反应釜焙烧过程中能够更快到达预定温度,提高焙烧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焙烧均匀、出料质量高和焙烧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辉石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粘湿锂辉石矿焙烧反应釜,用于对锂辉石进行焙烧转型。
背景技术
锂辉石属单斜晶系,晶体常呈柱状,粒状或板状,颜色呈灰白、灰绿、紫色或黄色等,硬度6.5-7,密度3.03-3.22g/cm³,焙烧至1000℃左右时迅速转变为β型锂辉石,并具热裂性质,作为锂化学制品原料,广泛应用于锂化工、玻璃、陶瓷行业,锂辉石在进行酸化处理前需要进行转型处理,即α锂辉石转化成β锂辉石。
但是目前国内转化技术大都采用回转窑焙烧转化,锂辉石转型要求焙烧时间比较长,不适合急烧。而回转窑的烧成带长度与燃烧器火焰长度调整范围有关,因此锂辉石在焙烧过程中,不能被焙烧均匀,导致出料的质量不高。另外,现有的焙烧反应釜本体焙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够二次利用,导致能源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粘湿锂辉石矿焙烧反应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粘湿锂辉石矿焙烧反应釜,实现焙烧锂辉石的功能,具有焙烧均匀、出料质量高和余热再次利用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粘湿锂辉石矿焙烧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呈密闭圆筒状、且水平设置的所述反应釜本体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同轴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贯穿所述反应釜本体的端部并与所述电机的主轴输出端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内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周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的固定端,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设有翻板;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两端部均设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热量出口贯穿伸入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并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侧壁顶部设有预热箱,所述预热箱与所述反应釜本体通过呈矩形的开口连通,所述开口处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根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各自靠近一条所述开口的长侧边,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与所述预热箱的一对相对侧壁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二转轴侧壁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设有转动隔板,位于所述转动隔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延伸设有传动杆,所述预热箱端部设有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用于供所述传动杆伸出且绕第二转轴转动;所述预热箱的端部还设有电动推拉杆,所述电动推拉杆的伸缩端与所述传动杆的端部转动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外表面套设有隔热箱。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侧壁底部出料口处设有翻转底盖,所述翻转底盖的表面弯曲弧度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弧度一致。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隔板表面设有若干透气孔。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可拆卸安装有衬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卡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卡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206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铸造炉架合模线打磨设备
- 下一篇:一种炼钢厂用车间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