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多面体桁架式结构隔热屏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24439.3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2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存良;白晓辉;刘海涌;傅松;王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R3/00 | 分类号: | F23R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7 | 代理人: | 李明全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 多面体 桁架 结构 隔热 | ||
1.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多面体桁架式结构隔热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构成燃烧室筒体内壁的气膜孔板(1)和在所述气膜孔板(1)外侧的冲击孔板(2),在所述的气膜孔板(1)上设有气膜孔(5);在所述冲击孔板(2)上设有冲击孔(6);所述气膜孔板(1)内侧为燃烧室主燃气涵道(8),所述冲击孔板(2)与燃烧室的外壁面(4)共同构成冷气外涵道(7);在所述气膜孔板(1)与冲击孔板(2)之间矩阵排列有多个多面体桁架(3),多面体桁架(3)是由至少三根桁架杆组成,至少三根桁架杆一端的交叉顶点固连在冲击孔板(2)上,在冲击孔板(2)上形成连接点,所述连接点以点阵形式固连在冲击孔板(2)上;所述至少三根桁架杆的另一端也以点阵形式固连在气膜孔板(1)上;所述的气膜孔板(1)、冲击孔板(2)和多面体桁架(3)共同构成所述的隔热屏;
所述的多个多面体桁架(3)的矩阵排列具体为:以Sx为多面体桁架轴向排布间距,Sz为多面体桁架周向排布间距,H为气膜孔板(1)与冲击孔板(2)之间的距离,d为多面体桁架的桁架杆直径,则所述Sx和Sz形成的矩阵单元大小为:
H≥Sx≥2d、H≥Sz≥2d;
多个多面体桁架(3)以所述Sx和Sz形成的矩阵单元在所述气膜孔板(1)与冲击孔板(2)之间周向和轴向延展排布,且在所述Sx和Sz形成的矩阵单元内对应设有一个多面体桁架(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多面体桁架式结构隔热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击孔(6)为沿冲击孔板(2)的法向方向设置的多排通孔,冲击孔(6)位于多面体桁架(3)与冲击孔板(2)连接点沿气流方向的前方,所述的冲击孔(6)的直径为1~2mm;所述的气膜孔(5)为与气膜孔板(1)法向呈20~60度设置的通孔,气膜孔(5)位于多面体桁架(3)与气膜孔板(1) 的连接点沿气流方向的后方;所述气膜孔(5)直径为0.3~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多面体桁架式结构隔热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面体桁架(3)是由三根桁架杆组成,三根桁架杆的一端相交与一点,即为交叉顶点,形成四面体桁架,所述的三根桁架杆分别为第一桁架杆(31)、第二桁架杆(32)和第三桁架杆(33),其中第一桁架杆(31)和第二桁架杆(32)与气膜孔板(1)的连接点设置在所述矩阵单元的两个角点上,第三桁架杆(33)与气膜孔板(1)的连接点设置在所述矩阵单元另外两个角点的连线中点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多面体桁架式结构隔热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面体桁架在气膜孔板(1)与冲击孔板(2)之间周向上,按照所述的矩阵单元依次排列,且每个交叉顶点均伸出三个桁架杆,左、右相邻两个四面体桁架之间的第一桁架杆(31)和第二桁架杆(32)与气膜孔板(1)的连接点交接重合在所述矩阵单元的角点上;在所述气膜孔板(1)与冲击孔板(2)之间空腔内的轴向上,前排四面体桁架的第三桁架杆(33)与气膜孔板(1)的连接点又交接重合在后排左、右相邻两个四面体桁架之间的第一桁架杆(31)和第二桁架杆(32)与气膜孔板(1)的连接点的交接重合点上,并依此延展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多面体桁架式结构隔热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面体桁架是由四根桁架杆组成,四根桁架杆的一端相交与一点,形成五面体桁架,所述的四根桁架杆与气膜孔板(1)连接的连接点设置在所述矩阵单元的四个角点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多面体桁架式结构隔热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面体桁架的直径d与冲击孔板(2)和气膜孔板(1)间距H 的比值变化范围为:0.05~0.25。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多面体桁架式结构隔热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面体桁架与所述的气膜孔板(1)的壁面法向角度为θ,θ为30-60°;组成多面体桁架(3)的桁架杆长度为l,H为气膜孔板(1)与冲击孔板(2)之间的距离,则l=H/cos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244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弧形桁架夹芯结构的双层壁隔热屏
- 下一篇:一种带有粉料分级功能的调和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