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料平移接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29314.X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6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汪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嘉盛万城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08B9/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吴昌旭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平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料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料平移接料装置,包括移动管,所述移动管的底面设置有出料阀,所述移动管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圆管。该装置通过电机与主动齿轮配合带动圆管转动,促使固定杆配合带动绞笼杆和圆锥进行转动,当混泥土落到圆锥上时,通过螺旋凸起对混泥土下落的料进行缓冲,减少其飞溅的可能,然后将下落的混泥土分流到移动管的内部,保证混泥土均匀的分布在移动管内,保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装置重心的稳定性,装置通过将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打开出料阀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旋转的圆锥带动刮杆转动,对导向管的内侧进行刮扫,加快导向管内侧原料下落的速度,减少装置内壁原料的残留,实用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料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料平移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置,再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人工土木建筑材料,混凝土在通过运输车运输到指定地点后,需要通过借料装置对混凝土进行转接。
现有的混凝土料平移接料装置在装填混凝土料时,不便将下落的混泥土均匀的导流到装置的内部,容易导致装置的重心偏移,进而使用者在对装置内的混泥土进行转运时,装置存在倾倒的可能;且装置在下落过程中,装置内壁容易残留不断原料,容易造成原料的浪费,实用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料平移接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料平移接料装置,包括移动管,所述移动管的底面设置有出料阀,所述移动管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圆管,所述圆管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移动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管。
所述圆管的侧面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侧面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侧面与移动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圆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绞笼杆,所述绞笼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圆锥,所述圆锥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凸起,所述螺旋凸起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刮杆,所述刮杆的侧面与导向管的内侧抵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C形,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连接杆等距离呈环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固定杆倾斜固定在圆管的内侧上。
优选的,所述圆锥的中心轴线与导向管的中心轴线同轴。
优选的,所述螺旋凸起的形状为圆锥形。
优选的,所述刮杆的形状为L形,且刮杆的侧面做圆角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与主动齿轮配合带动圆管转动,促使固定杆配合带动绞笼杆和圆锥进行转动,当混泥土落到圆锥上时,通过螺旋凸起对混泥土下落的料进行缓冲,减少其飞溅的可能,然后将下落的混泥土分流到移动管的内部,保证混泥土均匀的分布在移动管内,保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装置重心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打开出料阀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旋转的圆锥带动刮杆转动,对导向管的内侧进行刮扫,加快导向管内侧原料下落的速度,减少装置内壁原料的残留,实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嘉盛万城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嘉盛万城建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29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固化绝缘防水包材
- 下一篇:一种自固化绝缘防水包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