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床气化炉排灰排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30430.3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9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冶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唐琴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床 气化 炉排灰排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床气化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床气化炉排灰排渣结构,包括气化炉本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破渣装置、第一渣罐及第二渣罐,所述破渣装置一端与所述气化炉本体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渣罐连接,使用时,气化炉本体底端的煤灰直接进入破渣装置,灰渣被被破碎成小颗粒,接着进入第一渣罐,并成堆积状态,较小颗粒逐渐进入第二渣罐,被排出气化炉本体,从而完成气化炉本体的排灰排渣,其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床气化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床气化炉排灰排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固定床气化炉,采用干法排灰,机构复杂,熔渣控制难度大,操作窗口窄,形成的渣池对气化炉的氧气喷嘴材料的耐火等性能要求高,导致成本高昂,且使用寿命较短,系统设备操作可靠性低。
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公开了一种固定床气化炉排渣方法,通过将离开控制阀的固体颗粒与来自排料控制器排出的固体料,合并在一起进入残碳旋风燃烧筒的进料端,反应气体(氧气和水蒸汽)则从进料端沿切线方向快速进入残碳旋风燃烧筒,在残碳旋风燃烧筒通入的氧气和水蒸汽,将可能沉降到残碳旋风燃烧筒底部的固体料再重新旋转起来,以便于与氧气接触,保证残碳完全燃烬,此方法虽然解决了氧气烧嘴寿命短的问题,但结构相对还是比较复杂,本发明旨在对此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更好地简化排渣结构,并提高氧气烧嘴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床气化炉排灰排渣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排灰排渣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固定床气化炉排灰排渣结构,包括气化炉本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破渣装置、第一渣罐及第二渣罐,所述破渣装置一端与所述气化炉本体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渣罐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高温燃烧室和冷却室,所述高温燃烧室通过第二管路所述气化炉本体连接,所述冷却室分别与所述高温燃烧室和所述破渣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渣罐设有用于放散气体或液体的放散管线,在所述放散管线上安装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渣罐和所述第二渣罐之间设有螺旋排料器。
进一步地,所述气化炉本体的底部呈椎体,在所述气化炉本体的底部设有多组气体喷嘴。
进一步地,所述气化炉本体的底端内侧设有气体再分布器。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再分布器设为多层网格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管路沿水平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燃烧室连接有燃料及氧气输送管路,所述高温燃烧室内设有燃烧烧嘴。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设为水浴冷却室,所述破渣装置包括一级粗碎机和二级细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气化炉本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破渣装置、第一渣罐及第二渣罐,所述破渣装置一端与所述气化炉本体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渣罐连接,使用时,气化炉本体底端的煤灰直接进入破渣装置,灰渣被被破碎成小颗粒,接着进入第一渣罐,并成堆积状态,较小颗粒逐渐进入第二渣罐,被排出气化炉本体,从而完成气化炉本体的排灰排渣,其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再分布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再分布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冶,未经李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30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