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房屋建筑楼板厚度安全性检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31600.X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4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兰电;伍鹏;袁耀南;薛琦;周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G01B5/00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敖勇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房屋建筑 楼板 厚度 安全性 检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层房屋建筑楼板厚度安全性检测机构,涉及建筑测量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在的楼板厚度检测机构难以调整至垂直状态,操作不便的问题,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内侧滑动嵌入安装有一根内拉杆;所述内拉杆的底部左右两侧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一个定位凸块;所述外筒体的前后侧底部还均固定连接有一根导杆;两根所述导杆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弹簧;所述内拉杆的底部前侧和底部后侧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一个下挡块,且两根导杆的底端分别穿过这两个下挡块并向下伸出。本装置中的定位挡板既能用于限位又能在限位的同时自动将内拉杆与楼板调整至垂直状态,测量时无需借助其它结构来将本装置调整垂直,测量更加准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测量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高层房屋建筑楼板厚度安全性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施工现场依照设计位置进行支模、绑扎钢筋、灌注混凝土等施工程序而成型的楼板结构,优点是结构的整体性能与刚度较好,因此在跟多高层建筑上都会使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而不使用预制楼板,但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在测量厚度时又会成为难题,目前也出现了一些在楼板上打孔后进行测量的装置。
例如申请号为201921242024.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方便操作的楼板厚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圆柱杆,所述第一圆柱杆的底端铰接有第二圆柱杆,且第一圆柱杆与第二圆柱杆的铰接点位置关于第二圆柱杆偏心设置,所述第一圆柱杆上活动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侧边开设有条形的刻度槽,所述套筒上通过螺纹套接有压紧盘,所述第一圆柱杆上通过螺纹套接有螺母,且螺母位于套筒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可防止第二圆柱杆与第一圆柱杆共线造成第二圆柱杆不易张开的问题,第一圆柱杆不会晃动,测量准确,操作方便。
基于上述检索发现,上述专利同时结合现有技术中的多数楼板厚度检测机构,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楼板厚度检测机构底部用于限位的机构均是一体式的旋转结构,在测量时这个限位机构旋转水平后与楼板的底部面接触,但是因为顶部的主体部分依然会相对于这个限位机构旋转,所以难以将主体部分调整至垂直状态来测量准确数据,这就需要使用其它机构将本装置调整垂直,测量时操作繁琐。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高层房屋建筑楼板厚度安全性检测机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层房屋建筑楼板厚度安全性检测机构,以解决现在的楼板厚度检测机构底部用于限位的机构均是一体式的旋转结构,在测量时这个限位机构旋转水平后与楼板的底部面接触,但是因为顶部的主体部分依然会相对于这个限位机构旋转,所以难以将主体部分调整至垂直状态来测量准确数据,这就需要使用其它机构将本装置调整垂直,测量时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高层房屋建筑楼板厚度安全性检测机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高层房屋建筑楼板厚度安全性检测机构,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内侧滑动嵌入安装有一根内拉杆;所述内拉杆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一块拉杆拉板;所述外筒体的顶部两侧通过焊接固定对称连接有两个筒体把手;
所述外筒体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转轴与两块定位档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内拉杆的底部左右两侧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一个定位凸块;所述外筒体的前后侧底部还均固定连接有一根导杆;
两根所述导杆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弹簧;所述内拉杆的底部前侧和底部后侧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一个下挡块,且两根导杆的底端分别穿过这两个下挡块并向下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档板旋转至最下方时,定位凸块顶部一侧的倾斜面会与定位挡板底部一侧的倾斜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底端均固定设置有一块粗圆板,弹簧能够推动内拉杆下滑并使下挡块的底部面接触导杆底端的粗圆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316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管道的管箍接头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废弃针灸针储针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