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干法减量旋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33990.4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8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佩佩;韩宝禄;凃啸宇;贺前锋;瞿哲;李晓雪;王福友;黄林;陈锐;童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7/086 | 分类号: | B07B7/086;B07B7/01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壤 修复 干法减量旋流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干法减量旋流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置室,并形成有由上至下沿着容置室内壁所开设的第二槽型,所述第二槽型于容置室的内壁呈螺旋状开设并延伸至容置室底部,所述第二槽型沿着容置室内壁的周向环绕开设有多条;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进料口连通至容置室内,并在该进料管的内壁上沿着所述进料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型,所述第一槽型于进料管的内壁呈螺旋状开设并延伸至进料口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旋流器的进料管和容置室内壁的开槽设计,使得物料颗粒在进入容置室时有效的减少动能损失,而在容置室内增大粗颗粒物料的动能损失,提高了物料颗粒的分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干法减量旋流器。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中,需要针对土壤颗粒实施分级筛选,即将粗细粒度范围不同的颗粒筛选出,一般来说,风力分级设备多采用旋流器实施筛选分级作业,但现有的旋流器所存在的问题是,分级效果不佳,粗、细颗粒在分级后存在相互混杂问题,无法做到高效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干法减量旋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干法减量旋流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置室,并形成有由上至下沿着容置室内壁所开设的第二槽型,所述第二槽型于容置室的内壁呈螺旋状开设并延伸至容置室底部,所述第二槽型沿着容置室内壁的周向环绕开设有多条;
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进料口连通至容置室内,并在该进料管的内壁上沿着所述进料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型,所述第一槽型于进料管的内壁呈螺旋状开设并延伸至进料口处,所述第一槽型沿着进料管内壁的周向环绕开设有多条。
所述壳体包括有由上至下一体成型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进料管安装在上壳体的外壁处。
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控制容置室内物料排出的阀门。
所述第二槽型设置为U型槽,该U型槽的宽度为30mm,深度为10mm,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二槽型间距20-30mm。
所述第一槽型设置为U型槽,该U型槽的宽度为10mm,深度为5mm,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一槽型间距为5-10mm。
所述下壳体设置为为锥形结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干法减量旋流器,通过对旋流器的进料管和容置室内壁的开槽设计,使得物料颗粒在进入容置室时有效的减少动能损失,而在容置室内增大粗颗粒物料的动能损失,提高了物料颗粒的分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颗粒流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料管的径向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槽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径向剖视图;。
图中:1旋流器、11进料管、111进料口、112通孔、113第一槽型、12第一出料管、13阀门、14壳体、141上壳体、142下壳体、1421第二槽型、143第二出料管、15容置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339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