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中医烫熨的治疗贴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44693.X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9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鸿(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修雪静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医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烫熨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中医烫熨的治疗贴,包括治疗包主体和粘贴层;所述治疗包主体包括治疗包,所述治疗包开设有加药窗口,所述治疗包内部设置有加药层,所述加药层下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下侧设置有自热层,所述治疗包下侧设置有除味层;该基于中医烫熨的治疗贴,通过加药窗口和除味层的设置,在医生需要对加药层加入生姜汁、盐汁或者一些其他药物时,医生可撕开第一离型纸,由加药窗口对加药层加入生姜汁、盐汁和其他药物,继而提升治疗贴的治疗效果,同时设置填充有活性炭的除味层,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中药的刺激性气味,使得患者可以更加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继而提升了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烫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中医烫熨的治疗贴。
背景技术
烫熨疗法起源于中国,与灸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中医的外治方法之一,它是应用发热的容器在人体的一定部位上进行烫熨或滚动、摩擦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疗法,其简便安全、清洁环保,是治疗疾病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
现在常用烫熨治疗贴代替古法烫熨,具有工艺简单且效果显著的特点,但是,现有烫熨治疗贴在使用时有诸多不便之处,一方面医生在使用烫熨治疗贴时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辨证施治,需要在加药层加入生姜汁、盐汁或者一些其他药物,使治疗效果更佳,现有烫熨治疗贴只能剪开治疗贴进行加药,另一方面,一些中药具有较为强烈的气味,一些病人会因无法适应而不配合医生的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中医烫熨的治疗贴,具备烫熨治疗贴加药方便且可去除强烈中药气味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烫熨治疗贴加药不便且有强烈中药气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中医烫熨的治疗贴,包括治疗包主体和粘贴层;
所述治疗包主体包括治疗包,所述治疗包开设有加药窗口,所述治疗包内部设置有加药层,所述加药层下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下侧设置有自热层,所述加药层、保温层和自热层均设置在治疗包内部,所述治疗包下侧设置有除味层,所述除味层内部填充有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加药窗口上侧设置有第一离型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医生可根据病人的症状,辨证施治,揭开第一离型纸从加药窗口向加药层加入生姜汁、盐汁等辅助治疗的汁液,增加治疗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除味层下侧设置有隔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自热层氧化反应产生的热能有限,设置隔温层可以减少自热层产生的热能逸散,提高烫熨治疗贴的热能利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隔温层侧面设置有粘贴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粘贴层用于将治疗包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使得治疗包的存在不会影响患者正常行动。
优选的,所述粘贴层包括医用胶布,所述医用胶布内侧与隔温层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医用胶布具有较好的粘性,另一方面医用胶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粘贴在患者皮肤上,不会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
优选的,所述医用胶布上侧设置有第二离型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揭开第二离型纸,医生通过医用胶布可将治疗包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
优选的,所述医用胶布一侧设置有易撕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鸿(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沪鸿(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446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LC人机界面控制柜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针织运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