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高红外补光灯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46269.9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8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循;王利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循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23/06;F21V19/00;H05B47/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0 | 代理人: | 彭年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补光灯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高红外补光灯板,包括铝板及设置在铝板上的红外光敏控制电路、红外灯组和两组白光灯组,所述红外光敏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插接件JP1、插接件JP2、插接件JP3、插接件JP4、光敏电阻CDS、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10、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分组,可提高灯珠效率,减少发热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补光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高红外补光灯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红外补光灯板存在夜视效果不够,灯板温度过高,模组孔位受限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高红外补光灯板,通过合理分组,提高灯珠效率,减少发热功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高红外补光灯板,包括铝板及设置在铝板上的红外光敏控制电路、红外灯组和两组白光灯组,所述红外光敏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插接件JP1、插接件JP2、插接件JP3、插接件JP4、光敏电阻CDS、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10、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
所述插接件JP1具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插接件JP3具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插接件JP4具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红外灯组、两组白光灯组、控制芯片U1的一端与插接件JP1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插接件JP1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另一端与插接件JP3的第二引脚及插接件JP4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插接件JP3的第一引脚与插接件JP4的第二引脚连接;
所述插接件JP2具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所述插接件JP2的第三引脚通过电阻R25接地,且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依次通过光敏电阻CDS和电阻R22与插接件JP1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光敏电阻CDS、三极管Q1均通过电阻R1接地,所述电阻R27的一端连接在插接件JP2的第三引脚与电阻R25之间,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22与光敏电阻CDS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6连接在电阻R22与光敏电阻CDS之间;
所述插接件JP2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6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依次通过电阻R21、电阻R26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在电阻R21与电阻R26之间,且通过电阻R7与插接件JP1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还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5接地,所述两组白光灯组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阻R13、电阻R8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在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1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循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循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462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高红外补光灯板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截瘫患者的洗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