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流体、分配装置及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47011.0 | 申请日: | 2021-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0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菱库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22 | 分类号: | F28F9/22;F28F9/18;F28F9/02;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陈丽云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分配 装置 蒸发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制冷设备领域,提供一种用于蒸发器的导流体,导流体内设有多个导流通道,每个导流通道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导流通道侧壁的导流通孔。还提供一种分配装置,包括上述导流体和收容部件,导流体设于所述收容部件内,导流体的进液端正对制冷剂进液口,导流体与收容部件之间通过隔板间隔形成多个腔室,每个腔室内至少有一个导流通孔,腔室一侧与换热管的进口连通。另外提供一种由包括上述分配装置的蒸发器。导流体在不需要增加额外机构辅助的基础上,实现多个通道导流能将制冷剂均匀分配,提高蒸发器的热传导率,分配装置结构紧凑,可靠性和稳定性好,能直接取代集液管,减少制作材料,进一步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制冷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导流体、分配装置及蒸发器。
背景技术
换热设备中,蒸发器品种较多,主要包括进出口管、换热管和翅片,一般采用两相制冷剂,其入口为气液两相式,气液的比重相差较大,容易造成制冷剂的分流不均,有的地方液体多,有的气体多,导致制冷剂无法平均分配到各换热管中,影响蒸发器的热传导效率。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分配器将制冷剂均匀喷淋到换热管上,利于制冷剂与换热管充分换热。
铜管铝翅片换热器采用莲蓬头式的分配器,将制冷剂通过喷射孔喷射出,形成高速雾状流体,进入到均布在分配器周边的孔中,然后通过毛细连接管进入到换热管中,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回路的制冷剂均匀受液,避免出现干涸或者蒸发不完全。
微通道换热器,也可以采用莲蓬头式的分配器,但是微通道的水力直径小,微通道换热器管程短,存在大量的分支。为了每个分支的均匀受液,就需要莲蓬头式的分配器上有足够数量的毛细连接管与之对应。毛细连接管数量多管道长,一方面导致莲蓬头式的分配器体积和制作材料的增加,生产成本提高,另一方面毛细管悬空振动,存在制冷剂泄漏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蒸发器的导流体,该导流体具有分配均匀、提高换热等优点。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导流体的分配器。本实用新型另外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导流体及分配器的蒸发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蒸发器的导流体,所述导流体内设有多个导流通道,每个所述导流通道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导流通道侧壁的导流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蒸发器的分配装置,包括以上导流体和收容部件,所述导流体设于所述收容部件内,所述导流体的进液端正对制冷剂进液口,所述导流体与所述收容部件之间通过隔板间隔形成多个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内至少有一个所述导流通孔,所述腔室一侧与换热管的进口连通。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收容部件为圆筒,所述导流体与所述收容部件同轴并固定在所述收容部件内。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述导流体为圆柱形,所述导流通道均为相同的圆柱形或者水滴形,且绕所述导流体中心轴等间距圆周分布。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导流通道上开设有数量相同的导流通孔。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孔沿所述导流体中心轴呈螺旋状分布。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收容部件两端封口,所述收容部件距所述导流体的进液端较近的侧壁开设开口,带有制冷剂进液口的进液装置穿过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收容部件内。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蒸发器,包括以上的导流体和以上分配装置及换热管,分配装置和换热管对应设置,每个所述腔室对应的换热管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三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菱库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菱库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47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高能离子空气净化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