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47848.5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7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钱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兴士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B32B27/18;B32B27/32;B32B27/06;B32B27/30;B32B9/00;B32B9/04;B32B3/08;B65D65/46 |
代理公司: | 湖州永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1 | 代理人: | 田华 |
地址: | 3132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生物降解 塑料薄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薄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薄膜,包括塑料薄膜和石墨烯层,所述塑料薄膜的内部安装有改性淀粉,所述塑料薄膜的内部安装有聚丙烯,所述塑料薄膜的外壁两侧均安装有聚氯乙烯,所述聚氯乙烯的外壁安装有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的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外壁表面开设有固定环。该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薄膜,通过改性淀粉的设置,在制作过程中将改性淀粉加入到塑料薄膜原材料中,通过模具热压在一起,同时从大的薄膜片上热熔熔断,完成可降解的塑料薄膜,以解决一次性塑料薄膜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便于降解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类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薄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薄膜。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市面上使用的塑料薄膜大多均不具备生物降解的作用。
传统的塑料薄膜,在使用时大多不能够起到有效的生物降解的作用,在使用时大多数薄膜废弃后,无法降解消失,导致起无法彻底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造成环境的污染以及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薄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的塑料薄膜,在使用时大多不能够起到有效的生物降解的作用,在使用时大多数薄膜废弃后,无法降解消失,导致起无法彻底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造成环境的污染以及影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薄膜,包括塑料薄膜和石墨烯层,所述塑料薄膜的内部安装有改性淀粉,所述塑料薄膜的内部安装有聚丙烯,所述塑料薄膜的外壁两侧均安装有聚氯乙烯,所述聚氯乙烯的外壁安装有石墨烯层;
所述石墨烯层的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外壁表面开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套设有固定绳。
优选的,所述改性淀粉的外壁与塑料薄膜的内壁紧密贴合,且塑料薄膜的内壁尺寸与改性淀粉的外壁尺寸相吻合,通过改性淀粉的设置,在制作过程中将改性淀粉加入到塑料薄膜原材料中,通过模具热压在一起,同时从大的薄膜片上热熔熔断,完成可降解的塑料薄膜,以解决一次性塑料薄膜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便于降解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类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的内壁与塑料薄膜的外壁紧密贴合,且聚丙烯的内壁尺寸与塑料薄膜的外壁尺寸相吻合,通过聚丙烯的设置,在使用时将聚丙烯应用到塑料薄膜内部进行混合,便于对塑料薄膜起到有效的加强韧性的作用,塑料薄膜一般比较薄,容易在使用时发生扯坏的现象,通过聚丙烯的应用可以增加塑料薄膜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的内壁与塑料薄膜的外壁紧密贴合,且聚氯乙烯以塑料薄膜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聚氯乙烯设置有两组,通过聚氯乙烯的设置,在使用时将聚氯乙烯安装到塑料薄膜外壁进行固定,可以对塑料薄膜起到有效的防腐蚀作用,有效的延长了塑料薄膜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层以塑料薄膜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石墨烯层的尺寸与聚氯乙烯的尺寸相吻合,通过石墨烯层的设置,在使用时将石墨烯层安装到聚氯乙烯的外壁进行固定,可以使塑料薄膜的表面光滑,避免塑料薄膜使用时粘连到工人身上,造成脏污。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通过吸盘与塑料薄膜活动连接,且吸盘以塑料薄膜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吸盘与固定夹为一一对应设置,通过固定夹与吸盘的设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吸盘将固定夹安装到塑料薄膜外壁,对塑料薄膜进行支撑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兴士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兴士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47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D电泳槽
- 下一篇:一种防尘网布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