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机叶片的气膜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49375.2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0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何磊;李月茹;赵连会;余锐;赵锦杰;徐梓硕;黄烨;潘丞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24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叶片 冷却 结构 | ||
1.一种用于燃机叶片的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机叶片,所述燃机叶片的叶顶前缘沿叶片高度设线性阵列的多个第一气膜孔;
所述燃机叶片的叶顶凹槽沿中弦线设四个气膜出气区域;每个所述气膜出气区域沿中弦线设线性阵列的多个第二气膜孔;从前缘起的所述第一气膜出气区域设置的所述第二气膜孔朝向叶顶吸力面;
所述燃机叶片的叶顶压力面的外侧设有全弦长且线性阵列的多个第三气膜孔;每个所述第三气膜孔的轴线与所述叶顶压力面的切线方向呈锐角,每两相邻的所述第三气膜孔的距离由前缘至尾缘逐渐增大;
所述燃机叶片的所述叶顶吸力面的外侧由前缘至中弦区段设线性阵列的多个第四气膜孔;
所述第一气膜孔、所述第二气膜孔、所述第三气膜孔和所述第四气膜孔均与所述燃机叶片的冷却气流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机叶片的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四气膜孔设于前缘至所述叶片吸力面的喉口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机叶片的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膜孔、所述第三气膜孔和所述第四气膜控的孔径均为d1,0.5mm≤d1≤1.5mm;并且每两相邻的第一气膜孔、或所述第三气膜孔或所述第四气膜孔之间间距为5~8d1,且法向夹角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机叶片的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膜孔孔径均为d2,1mm≤d2≤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机叶片的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叶顶前缘起算的第一个所述气膜出气区域,该所述气膜出气区域所在位置为10%~20%的中弦线长度;该所述气膜出气区域的所述第二气膜孔的轴线与所述叶顶凹槽所在面的夹角为θ1,10°≤θ1≤40°;该区域内的所述第二气膜孔的轴线与中弧线切线方向夹角为δ1,0°≤δ1≤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机叶片的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叶顶前缘起算的第二个所述气膜出气区域,该所述气膜出气区域所在位置为35%~40%的中弦线长度;该所述气膜出气区域的所述第二气膜孔的轴线与所述叶顶凹槽所在面的夹角为θ2,20°≤θ2≤50°,该区域内的所述第二气膜孔的轴线与中弧线切线方向夹角为δ2,-10°≤δ2≤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机叶片的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叶顶前缘起算的第三个所述气膜出气区域,该所述气膜出气区域所在位置为50%~55%的中弦线长度;该所述气膜出气区域的所述第二气膜孔的轴线与所述叶顶凹槽所在面的夹角为θ3,20°≤θ3≤50°,该区域内的所述第二气膜孔的轴线与中弧线切线方向夹角为δ3,-30°≤δ3≤-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机叶片的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叶顶前缘起算的第四个所述气膜出气区域,该所述气膜出气区域所在位置为85%~90%的中弦线长度;该所述气膜出气区域的所述第二气膜孔的轴线与所述叶顶凹槽所在面的夹角为θ4,60°≤θ4≤90°;该区域内的所述第二气膜孔的轴线与中弧线切线方向夹角为δ4,-30°≤δ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493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脱硝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模具修整的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