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鼻氧管的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54761.0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0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彩凤;吴瑾;钱鑫;甘政艳;何娟;胡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张开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鼻氧管 吸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更换鼻氧管的吸氧管,包括吸氧管主体、鼻氧管,所述吸氧管主体端部设有上端帽,所述鼻氧管端部设有下端帽,所述上端帽与下端帽卡接,所述上端帽连接吸氧管主体的一端设有压力调节装置。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端帽和下端帽的设计,实现吸氧管主体和鼻氧管的可拆卸卡接,使用时,可单独更换鼻氧管,提高了吸氧管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吸氧管的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设有压力调节装置,可调节吸氧管内的供气压力,保护患者的鼻腔不会受到高速气流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更换鼻氧管的吸氧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为患者输氧时,采用中心供氧并通过湿化瓶后,将氧气通过吸氧管输送至患者鼻腔内。现有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厂家给出要求是5-6天更换一根,但在临床使用时,对于其细端的鼻氧管基本需要一天一换,目前常采用剪断一次性吸氧管再自行接合一根一次性使用鼻氧管的方法,此方法虽然可以延长吸氧管的使用时间,减少资源的浪费,但是操作较为繁琐,并且接头端不稳定,经常会出现氧气泄漏、氧气压力不够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更换鼻氧管的吸氧管,解决了现有氧气管更换鼻氧管后容易出现氧气泄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更换鼻氧管的吸氧管,包括吸氧管主体、鼻氧管,所述吸氧管主体端部设有上端帽,所述鼻氧管端部设有下端帽,所述上端帽与下端帽卡接,所述上端帽连接吸氧管主体的一端设有压力调节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端帽的侧壁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弹簧与空腔底部连接,所述空腔外壁设有三个滑槽,所述滑槽尾端设有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端帽的外壁上设有三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上端帽配合,使上端帽与下端帽卡接。
作为本使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环、手动旋钮,所述调节环与上端帽固定连接,所述手动旋钮与调节环可旋转连接,所述调节环与手动旋钮的侧壁均设有气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端帽和下端帽的设计,实现吸氧管主体和鼻氧管的可拆卸卡接,使用时,可单独更换鼻氧管,提高了吸氧管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吸氧管的使用成本;本使用新型设有压力调节装置,可调节吸氧管内的供气压力,保护患者的鼻腔不会受到高速气流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端帽和端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氧管主体;2、鼻氧管;3、上端帽;4、下端帽;5、空腔;6、挡板;7、弹簧;8、滑槽;9、限位块;10、调节环;11、手动旋钮;12、气孔;1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可更换鼻氧管的吸氧管,包括吸氧管主体1、鼻氧管2,所述吸氧管主体1端部设有上端帽3,所述鼻氧管2端部设有下端帽4,所述上端帽3与下端帽4卡接,所述上端帽3连接吸氧管主体1的一端设有压力调节装置。
所述上端帽3的侧壁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通过弹簧7与空腔5底部连接,空腔5内设有的挡板6和弹簧7在上端帽3和下端帽4连接时提供缓冲作用,方便上端帽3和下端帽4的卡接与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未经昆明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54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