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电源与锂电池供电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63270.2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1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卢东军;黄家发;季灿;黄明波;蒙汉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明道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7/00;H02M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沈素芹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源 锂电池 供电 切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源与锂电池供电切换装置,包括外部电源输入模块、锂电池供电模块、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外部电源输入模块包括电源接口和DCDC降压电路,锂电池供电模块包括锂电池接口、充电电路和保护电路;电源接口用于与外接电源连通,并将外部电源电压分别输入至DCDC降压电路和保护电路的第一输入端;DCDC降压电路用于将外部电源输入电压转换成降压电压;锂电池接口用于与锂电池连通。设有锂电池接口可与内置的锂电池连接,在外部电源对负载供电的情况下同时给锂电池充电,在外部电源断电自动切换为锂电池对负载独立供电,能够支持便携或固定安装的要求,解决了不同电源供电适用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源与锂电池供电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对电子设备供电方式通常有:USB供电、锂电池供电、常用的LED照明电源、手机充电器等,但现有的电源装置无法满足两个不同的电源的供电应用,难以解决不同电源之间的供电适用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流电源与锂电池供电切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电源与锂电池供电切换装置,包括外部电源输入模块、锂电池供电模块、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
所述外部电源输入模块包括电源接口和DCDC降压电路,所述锂电池供电模块包括锂电池接口、充电电路和保护电路;
所述电源接口用于与外接电源连通,并将外部电源电压分别输入至DCDC降压电路和所述保护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DCDC降压电路用于将外部电源输入电压转换成降压电压;
所述锂电池接口用于与锂电池连通;
当外部电源输入时,所述保护电路断开,DCDC降压模块分别输出降压电压至第一负载、第二负载及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对锂电池充电;当所述外部电源断开时,所述保护电路导通,锂电池输出电压经保护电路后送至第一负载与第二负载。
优选的,所述锂电池供电模块还包括LDO电路,所述LDO电路用于为所述第二负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
优选的,DCDC降压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3、电阻R8、R9、R10、R11,电容C13、C14,所述电源接口与降压芯片U3的IN端及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与降压芯片U3的EN/SYNC端相连,电阻R8的两端分别与降压芯片U3的VCC端及PG端相连,降压芯片U3的OUT端分别与电容C10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3的一端以及第一负载相连,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与降压芯片U3的FB端及电阻R9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还与电阻R11的一端相连,降压芯片U3的PGND端、AGND端、电阻R11的另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14的另一端均与GND端相连,电容C13的一端还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所述LDO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源接口包括端口JP1、电容C8、C9,JP1端口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以及降压芯片U3的IN端相连,电容C8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9的另一端均接地。
优选的,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5、R7、MOS管Q1、二极管DZ1;MOS管Q1的源极与锂电池接口以及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LDO电路的输入端相连,MOS管Q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5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Z1的阴极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Z1的另一端均连接GND端。
优选的,所述锂电池供电模块还包括采样电路,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1、R2,电阻R1的一端与GND端相连,电阻R2的一端与MOS管Q1的源极相连,电阻R1和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明道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明道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632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渗漏装置
- 下一篇:行车充气装置及轮式作业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