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距离微型顶管用中继泵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64916.9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5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窦永芳;郭满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博大工业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00;F04D29/046;F04D29/08;F16M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5 | 代理人: | 赵立军 |
地址: | 0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距离 微型 管用 中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距离微型顶管用中继泵,包括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泵体、托架体、电机,所述托架体上固定有轴承体组件,所述泵体的输入轴穿过轴承体组件,所述泵体的输入轴远离泵体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泵体的右侧与托架体固定,所述泵体的流体排出管道随泵体的外侧面弯曲然后向后伸出,而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在狭小空间的长距离隧道中实现施工及便捷移动而无需额外的人员、设备介入,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长距离微型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G100长距离微型顶管用中继泵。
背景技术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具有适应土质范围广,机械化程度高,顶进速度快,地面沉降受控等优点,成为顶管施工的主要方式。随着近年来市政、涵洞、海绵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微型(300-1200m直径隧道)、长距离隧道掘进需求越来越多,作为全自动掘进的关键设备之一,现在的排泥泵存在着体积大、而布置空间十分狭窄的尖锐矛盾、存在着搬运困难的难题、存在着磨损后修复不便的困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长距离微型顶管用中继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距离微型顶管用中继泵,旨在解决上述存在排泥泵存在着体积大,搬运困难的难题、存在着磨损后修复不便,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长距离微型顶管用中继泵,包括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泵体、托架体、电机,所述托架体上固定有轴承体组件,所述泵体的输入轴穿过轴承体组件,所述泵体的输入轴远离泵体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泵体的右侧与托架体固定,所述泵体的流体排出管道随泵体的外侧面弯曲然后向后伸出。
优选的,所述轴承体组件包括套筒、设在套筒两端口内的轴承、设在轴承外侧的防水盘,以及设再套筒外侧面顶部的吊环,所述泵体的输入轴安装再轴承的内圈,所述防水盘通过叶轮锁母安装再套筒上。
优选的,所述滑轮底座两侧的固定轴均活动设置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联轴器外罩有联轴器罩,所述联轴器罩的底部固定在滑动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按流体机械原理设计的后扭曲的泵体,最大限度减小泵及管道布置空间,而不会降低泵的效率和性能。
2、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滑轮底座,根据隧道曲率变化,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隧道,方便移动、可在狭小空间的隧道中实现便捷移动而无需额外的人员、设备介入。
3、本实用新型额外的防水盘设计,即使使用一段时间,泵因为磨损而泄漏,泥浆也不会进入轴承等关键部位,泵整体的免维修运行周期大大延长,大幅度降低维护的频率。在中石油的管道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长距离微型顶管用中继泵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长距离微型顶管用中继泵的侧视图。
图中:1、泵体;2、挡水盘;3、轴承体组件;4、托架体;5、联轴器罩;6、联轴器;7、电机;8、滑动底座;9、滚轮;10、叶轮锁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博大工业泵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博大工业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64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取用的药物收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印刷产品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