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再生稻留茬扶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65989.X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9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罗雅卓;张庆华;黄立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赣粮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G22/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吴道耀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再生 稻留茬 扶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调式再生稻留茬扶正装置,涉及再生稻留茬扶正装置领域。该可调式再生稻留茬扶正装置包括固定座、移动组件和转动组件,固定座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固定盘,两个所述固定盘之间设置有两个扶正齿梳,移动组件包括螺纹杆和连接轴。该可调式再生稻留茬扶正装置,通过设置的移动组件,转动带动了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两个螺母座进行相向移动,带动了两个滑块在固定盘的内壁上进行相向滑动,从而带动了两个和扶正齿梳进行相向移动,当调节到合适的高度时,停止转动,此时即可完成对不同高度的再生稻进行扶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稻留茬扶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再生稻留茬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稻即种一茬收获两回,即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模式,其特点是在一季稻成熟之后,大约只割下稻株的上三分之二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三分之一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让其再长出一季稻子。
为了再生稻的第二季生长,当第一季割完稻株后需要对再生稻留茬进行扶正,目前现有的方法大都通过人为进行扶正,其过程较为麻烦,即使有能够进行扶正的装置,只能够对固定高度的稻株进行扶正,当遇到不同高度的稻株时,其实用性较差,无法良好的进行稻株扶正,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可调式再生稻留茬扶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再生稻留茬扶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式再生稻留茬扶正装置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固定盘,两个所述固定盘之间设置有两个扶正齿梳;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螺纹杆和连接轴,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固定盘的侧面,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在固定盘的侧面,所述螺纹杆和连接轴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两个螺母座;
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两个皮带,两个所述皮带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座的两侧。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盘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所述固定盘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块之间,且连接轴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的滑槽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螺母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优选的,另一个所述螺母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在两个滑块之间,且所述固定轴的外表面与扶正齿梳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母座分别滑动连接在连接轴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槽,另外两个所述螺母座分别螺纹连接在旋向相反的螺纹槽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贯穿固定座的两侧向外延伸,且延伸的一端外表面套接有滚轮,所述固定盘的相反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转动连接在固定座的内壁上,所述皮带套接在转动轴和皮带轮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再生稻留茬扶正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赣粮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赣粮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65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焊机沾助焊剂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鱼塘消毒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