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广谱型害虫诱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66786.2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2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葛一诚;葛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禾丰生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A01M1/10;A01M1/20;A01M1/22 |
代理公司: | 常州金之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7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广谱 害虫 诱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广谱型害虫诱杀装置,包括上壳体、吊耳和下壳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上壳体设置成透明状,可以有效地将内部诱虫灯的灯光发散出去,便于引诱害虫,使得害虫可以通过引虫孔进入到装置内部,由于引虫孔的两端设置成一端大一端小,使得害虫进入到装置内就很难在飞出来,大大提高了诱虫效率,该广谱型害虫诱杀装置,将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卡接块和卡扣的配合进行连接,便于对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进行拆卸和固定,为后期清理害虫提供方便,从而提高清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害虫诱杀装置,具体为一种广谱型害虫诱杀装置,属于害虫诱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大面积的农田和森林,自然病虫害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在很多瓜果及蔬菜生产基地,种植户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危害,有一个好的收成,不得不在蔬菜上喷洒大量的农药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病虫害虽然大量减少,但是残留在瓜果和蔬菜上的农药却对人身造成极大的危害,导致现在的人群体质普遍下降,抵抗力减弱,国内很多森林、生态园、果林业每年也受到大量病虫害的威胁,政府每年不得不投入巨大的资金进行药物喷洒防护,喷洒农药同样也会污染环境,传统的施药防控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防控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更会引发环境污染,因此,国家大力提倡物理杀灭害虫,即使用诱杀装置害虫进行物理杀灭。
现有的害虫诱杀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现有的诱杀装置在引诱到害虫之后,由于没有理想的防逃设置,会导致害虫从防逃管内逃离,导致有效的诱捕效率低;其二,现有的诱杀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害虫灭杀后不能进行有效快速的清理,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其三,害虫诱杀方式单一,性引诱和食物引诱不能通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广谱型害虫诱杀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广谱型害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吊耳和下壳体,在上壳体的上端设有吊耳,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为可拆装连接结构;在下壳体的外壁四周开设有引虫管,在每个引虫管内设有防逃管,防逃管的外口端孔径大于内口端孔径。
进一步,在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上设有竖直管。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的外壁上沿周向间隔地设有三个以上的引虫管,所述防逃管为变径管,防逃管的轴向长度小于引虫管的轴向长度,且防逃管位于内腔一端的端面位于引虫管内端面的左侧。
进一步,所述防逃管由引虫段和防逃段组成的双径管,防逃管的引虫段与引虫管入口端一体化连接,且引虫段的管径大于防逃段的管径。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面固定设置的竖直管为锥形管,上口小下口大,竖直管的下端与下壳体的内底面密封连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为透明带内腔的圆弧形壳体罩,下壳体为黄色带有内腔的圆柱形壳体,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围合成的内腔中设有诱虫灯。
进一步,在上壳体的内腔中设有性引诱袋,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与竖直管围合的腔体内设置有诱杀饵料。
进一步,在竖直管的上端面的上方设置有诱杀电击网。
进一步,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可拆装连接结构为螺纹连接或卡扣式连接结构。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卡扣式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体下侧边沿的卡接块和设置在下壳体上侧边沿的卡扣,且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卡接块和卡扣的配合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禾丰生化研究所,未经常州市禾丰生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667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