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餐厨废弃物微生物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69236.6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3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申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跨港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物 微生物 发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餐厨废弃物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内壁呈圆弧状的发酵槽体,发酵槽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发酵槽体内设有搅拌机构,发酵槽体顶部设有封盖,封盖上设有进料斗;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发酵槽体内部的转轴,转轴配设有驱动装置,转轴上设有多个搅拌叶,且多个搅拌叶呈螺旋状设置于转轴上;搅拌叶包括安装在转轴上的搅拌轴,搅拌轴的端部设有搅拌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呈螺旋状设置的搅拌叶对发酵槽体内的餐厨废弃物进行充分搅拌混匀操作,保证发酵槽体内部餐厨废弃物与微生物和氧气充分接触混合,有利于提高餐厨废弃物的发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餐厨废弃物微生物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废弃物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抛弃的食品剩余物、饮食完毕后的食物残余以及在清洗食物、洗刷餐具等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处理的污水。其成分主要包括果皮碎骨、饭菜碎粒、不溶性蛋白、纤维质及淀粉质态的非溶解性有机物,其成分根据饭菜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成分较复杂。由于餐厨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界,在适宜温度和细菌的作用下,短期内即腐败变质,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滋生蚊蝇,侵占大量的土地,而且也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基于此,餐厨废弃物处理设备的研发,对餐厨废弃物进行有效降解和综合处理,实现餐厨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餐厨废弃物的处理技术大致有如下几种:餐厨废弃物粉碎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经过固液分离之后的滤渣则进一步经过生物降解与烘干技术转化为肥料,而经过固液分离之后的滤液则进一步经过油水分离技术进行分离,水去除油后可以直接排放,而获得的废油则可以作为工业用油的原料。通过以上处理,实现对餐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现有技术中,采用发酵槽将经固液分离之后的滤渣进行生活降解处理,而经过降解处理后的物质中仍存在一定量的水分,为了防止其腐烂变质,便于长时间保存、运输和进一步加工的需要,可经过烘干处理,而且干燥后的腐殖质可保持物料的营养物质。
现有的发酵槽主要用于餐厨废弃物的微生物发酵处理,其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搅拌不均匀,搅拌效果差,搅拌效率低的问题,其容易造成餐厨废弃物与微生物和氧气接触不充分,影响了餐厨废弃物的发酵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餐厨废弃物微生物发酵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酵槽存在搅拌不均匀,搅拌效果差,搅拌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餐厨废弃物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内壁呈圆弧状的发酵槽体,所述发酵槽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发酵槽体内设有搅拌机构,发酵槽体顶部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有进料斗;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发酵槽体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配设有驱动装置,转轴上设有多个搅拌叶,且多个搅拌叶呈螺旋状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搅拌叶包括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端部设有搅拌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搅拌块靠近发酵槽体内壁的一端设有与发酵槽体内壁匹配的圆弧面,且圆弧面上设有搅拌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发酵槽体包括内槽体和外槽体,所述内槽体和外槽体之间设有加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管,所述电热管设置在内槽体和外槽体之间,且内槽体和外槽体之间填充有导热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外槽体的外壁设有保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链轮,所述转轴上设有从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封盖上设有用于向发酵槽体内部补充空气的鼓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发酵槽体与封盖可拆卸连接,且发酵槽体与封盖之间设有密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跨港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跨港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69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甲醇燃料电池的阴极板结构
- 下一篇: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移动车载管输泵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