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陡峭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固土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71166.8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0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康江;张斌;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鼎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3 | 代理人: | 刘喜保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陡峭 岩质边坡 生态 修复 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陡峭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固土构件,包括塑料软框,所述塑料软框内侧固定设置有防落网,所述塑料软框顶部固定设置有塑料软膜,所述塑料软膜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塑料限位软框、第二塑料限位软框以及第一软磁条,所述第一软磁条顶部设置有第二软磁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岩石上铺一层塑料软膜,四角打上固定销将塑料软膜固定,在塑料软膜中间填充客土,防落网防止客土以及岩石掉落,保证固土构件的固土效果,将第二软磁条向上拉动使得多个固定销逐渐被拉起,从而将固土构件整体拆卸,拆卸比较便捷,固土构件固土效果较好,且拆装过程简单,从而整体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陡峭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固土构件。
背景技术
陡峭岩质边坡是一种在采石场、各类矿石开采、水利、土木、市政等工程项目中常见的边坡类型,若不及时治理,不仅影响自然景观,还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目前应用于岩质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常用的是鱼鳞坑法、飘台法、挂网客土喷播等技术,其中挂网客土喷播技术施工方法最为简单,机械化程度高,是目前较为先进和常用的岩质边坡植被修复技术。
目前的岩质边坡植被修复技术在运用过程中,针对凹凸不平的陡峭岩质边坡,客土以及岩石容易沿着陡坡脱落,且在大雨冲刷时,脱落会更加严重,所以针对此情况,市面上出现了多种生态修复固土构件。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生态修复固土构件固土效果较差,且拆卸过程均较繁琐,从而整体实用性较差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陡峭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固土构件,通过在岩石上铺一层塑料软膜,四角打上固定销将塑料软膜固定,在塑料软膜中间填充客土,防落网防止客土以及岩石掉落,保证固土构件的固土效果,将第二软磁条向上拉动使得多个固定销逐渐被拉起,从而将固土构件整体拆卸,拆卸比较便捷,固土构件固土效果较好,且拆装过程简单,从而整体实用性较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陡峭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固土构件,包括塑料软框,所述塑料软框内侧固定设置有防落网,所述塑料软框顶部固定设置有塑料软膜,所述塑料软膜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塑料限位软框、第二塑料限位软框以及第一软磁条,所述第一软磁条顶部设置有第二软磁条,所述塑料软框、塑料软膜、第一软磁条以及第二软磁条之间贯穿设置有多个固定销。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磁条设置在第一塑料限位软框与第二塑料限位软框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塑料软框顶部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一圆孔,所述塑料软膜顶部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二圆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磁条顶部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三圆孔,所述第二软磁条顶部贯穿设置有多个第四圆孔。
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圆孔、多个第二圆孔、多个第三圆孔以及多个第四圆孔均相对齐,多个所述固定销分别安插在对应位置的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第三圆孔以及第四圆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塑料限位软框两端以及第一塑料限位软框两侧均开设有豁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磁条磁极与第二软磁条磁极呈相反设置。
优选的,所述塑料软膜顶部固定设置有多个配重凸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71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庆类饰品壁挂用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质勘察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