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73026.4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2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章泽昊;章国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长江水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36/04;G01N1/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博格华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8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污水 深度 处理 沉淀 | ||
实用新型属于沉淀池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沉淀池,包括主体和收集筒,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收卷机构,所述收集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侧连接有齿杆,且齿杆的外侧设置有夹持扣,并且夹持扣的端部连接有拉栓,所述收集筒连接于拉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收集机构,设备底部能够通过收集板对后续污水中的沉淀物进行集中收集,且过滤板与收集板相互平行安装,过滤板能够便捷后续下方污水进入时对内部漂浮物进行阻挡隔离,以此保证顶面水更好更快的进行沉淀,并且固定杆上均匀设置有三处收集筒,能够有效对不同位置水位进行取样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
现有的沉淀池大多不能很好的进行污水深度处理,且不能便捷进行内部沉淀的分层取样,对于使用具有一定影响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沉淀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大多不能很好的进行拆装与防护,且不能便捷进行线缆收束,对于使用具有一定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沉淀池,包括主体和收集筒,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收卷机构,所述收集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齿轮。
优选的,所述齿轮的外侧连接有齿杆,且齿杆的外侧设置有夹持扣,并且夹持扣的端部连接有拉栓,所述收集筒连接于拉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过滤板、第一连接架、收集板和第二连接架,所述过滤板的外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架,所述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板,且收集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架。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通过第一连接架与主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过滤板与收集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控制杆、收卷辊和罩布,所述控制杆的外侧设置有收卷辊,且收卷辊的外侧设置有罩布。
优选的,所述收卷辊通过控制杆与主体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罩布的长度长于主体的总长度。
优选的,所述齿杆通过齿轮与固定杆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拉栓通过夹持扣与齿杆之间构成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收集机构,将收集板通过第二连接架与主体相互对准进行安装,令底部能够通过收集板对后续污水中的沉淀物进行集中收集,接着将上方过滤板通过外侧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相互对齐,并使第一连接架与主体相互对齐安装,以此令过滤板与收集板相互平行完成安装,过滤板能够便捷后续下方污水进入时对内部漂浮物进行阻挡隔离,以此保证顶面水更好更快的进行沉淀,过滤板与收集板拆装便捷灵活,利于提高沉淀效率也保证了设备深度污水处理操作的便捷,接着可以根据需要,转动外侧控制杆,使其带动收卷辊将外侧罩布进行收放调节,必要时可以通过罩布完全覆盖主体顶部,以此保证沉淀操作时,主体内部水体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利于内部沉淀的发生,提高处理效率,罩布收放便捷,操作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长江水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长江水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73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车床用可过滤的吸尘机构
- 下一篇:一种二次配管接线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