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测斜仪用的改进线缆及改良手动收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78904.1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0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荣;米向东;胡菊;赵阳愚;李慧斌;李宏描;米效民;沈俊;包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华保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珠海华发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佛山览众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5 | 代理人: | 李惠友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测斜仪用 改进 线缆 改良 手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测斜仪用的改进线缆及改良手动收放装置,涉及到测斜仪技术领域,包括数据传输线缆和收放支架,所述数据传输线缆的表面呈线性阵列分布有多个凸起,所述收放支架上通过滚轴转动设置有辅助绕线杆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跟换测斜仪用的改进线缆及改良手动收放装置,可以在既有常规的测斜仪进行改造,根据精度要求仅需要更换本专利合适精度的线缆,以及在测斜仪安装一个改良手动收放装置进行搭配使用,搭配即可达到自动测斜仪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装置易于制作,操作方便,既能达到全自动测斜仪的精度和调节测量精度的功能,价格方面远低于全自动测斜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斜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更换测斜仪用的改进线缆及改良手动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测斜仪作为一种施工用器具,其被广泛运用于测量钻孔、基坑、地基基础、墙体、坝体坡等工程构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内部位移。
现在的测斜仪大多为手动提升方式,其主要有倾角传感器、数据传输线缆、手动绕线轴、数据采集终端等部分构成。其中,数据传输线缆的长度通常在30-50米,数据传输线缆每隔O.5米通常会设置一个检测标记,数据传输线缆的一端设有探头。该类测斜仪在实际使用时,需要首先将数据传输线缆的设有探头的一端放入检测体中,之后通过手动绕线轴人工提升数据传输线缆,在每提升到检测标记处,均通过数据采集终端采集一次数据,从而获取检测体的倾斜度。该种测斜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至少需要2个人同时进行操作;而且,在使用时,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检测标记在测量时很难实现对检测标记的比较精确的定位,所测数据并不是严格按O.5米的间隔测量,对其测量数据有极大的影响。
除了手动测斜仪,现有技术提出了全自动的测斜仪,但是其造价过高。
因此,发明一种可更换测斜仪用的改进线缆及改良手动收放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测斜仪用的改进线缆及改良手动收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更换测斜仪用的改进线缆及改良手动收放装置,包括数据传输线缆和收放支架,所述数据传输线缆的表面呈线性阵列分布有多个凸起,所述收放支架上通过滚轴转动设置有辅助绕线杆轴,并且所述数据传输线缆可缠绕于辅助绕线杆轴上,所述辅助绕线杆轴的下方两侧设置有相配合的底板,一个所述底板固定设置于收放支架一侧壁上,而另一个所述底板活动设置与收放支架另一侧壁上,并且活动设置的底板的一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有卡槽控制拉环,两个所述底板相对应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相配合的绕线卡槽。
优选的,所述辅助绕线杆轴的一端设置有手动绕线器。
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线缆的端部可挂设有测斜仪探头。
优选的,所述卡槽控制拉环、底板、辅助绕线杆轴和手动绕线器均采用轻质高强的合金材料制作或者聚合物制作。
优选的,所述绕线卡槽是由一根可伸缩的金属杆及一块金属卡片组成,并且所述金属卡片与凸起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方案提出的一种可跟换测斜仪用的改进线缆及改良手动收放装置,可以在既有常规的测斜仪进行改造,根据精度要求仅需要更换本专利合适精度的线缆,以及在测斜仪安装一个改良手动收放装置进行搭配使用,搭配即可达到自动测斜仪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装置易于制作,操作方便,既能达到全自动测斜仪的精度和调节测量精度的功能,价格方面远低于全自动测斜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天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传输线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华保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珠海华发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华保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珠海华发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78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