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吸收法监测生物降解性能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81398.1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33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南;周骏贵;张驰;王浩杰;王丹;庄棪;葛冰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
主分类号: | G01N7/18 | 分类号: | G01N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赵丽 |
地址: | 211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吸收 监测 生物降解 性能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吸收法监测生物降解性能检测仪,通过监测气体释放量监测生物降解性能,具有能够鉴定材料是否能够被生物降解的优点,同时测定材料的降解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烘箱、设置在烘箱内的分别用于放置蛭石、放置蛭石和标准品、放置蛭石和样品的三个容器、设置在各个容器上端的出气管以及设置在各个容器下端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容器的一端伸出烘箱且在伸出的一端设有无二氧化碳空气输入装置,所述出气管远离容器的一端伸出烘箱且在伸出的一端设有二氧化碳检测仪,二氧化碳检测仪为红外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吸收法监测生物降解性能检测仪。
背景技术
根据GBT 19277.1-2011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试验材料与接种物混合,导入静态堆肥容器,在该容器中,混合物在规定的温度、氧浓度和湿度下进行强烈的需氧堆肥,试验周期不超过6个月。
在试验材料的需氧生物分解过程中,二氧化碳、水、矿化无机盐及新的生物质都是最终生物分解的产物。在试验中连续监测、定期测量试验容器和空白容器产生的二氧化碳,累计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试验材料在试验中实际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该材料可以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理论量之比为生物分解百分率。
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材料是否能够被分解,并不知道,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检测材料是否能够被分解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吸收法监测生物降解性能检测仪,具有能够鉴定材料是否能够被分解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体吸收法监测生物降解性能检测仪,包括烘箱、设置在烘箱内的分别用于放置蛭石、放置蛭石和标准品、放置蛭石和样品的三个容器、设置在各个容器上端的出气管以及设置在各个容器下端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容器的一端伸出烘箱且在伸出的一端设有无二氧化碳空气输入装置,所述出气管远离容器的一端伸出烘箱且在伸出的一端设有二氧化碳检测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气管将无二氧化碳空气通过无二氧化碳空气输入装置输入到各个容器内时,烘箱对各个容器进行保温,使得各个容器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内,利于容器内的蛭石对样品的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若样品是可以被分解的,则二氧化碳检测仪便可检测出二氧化碳的含量,并与放置蛭石、放置蛭石和标准品的二氧化碳检测仪的读数做比较,若与放置蛭石和样品连接的二氧化碳检测仪读出的示数较高,则该样品是易于分解的,若示数不变化明显且低于另两个容器分别对应的二氧化碳检测仪,则该样品是不易于被分解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为:所述无二氧化碳空气输入装置包括供若干进气管进入的盛有碱性液体的过滤桶、设置在过滤桶上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过滤桶的一端连接有空压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压机将空气输送至过滤桶内,过滤桶内的碱性液体将空气中二氧化碳吸收,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再进入各个容器中,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为:各个所述进气管远离容器的一端通过收气盘连接,所述收气盘内开设有与各个进气管连通的空腔,所述收气盘在背离进气管的一侧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总管,所述总管远离收气盘的一端伸入过滤桶的液面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总管将过滤桶内的无二氧化碳空气通入收气盘内,收气盘内的空腔对气体进行储存,并通过进气管通入各个容器内,实现统一对各个进气管进行通气,减小各个进气管内气体含量存在的差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为:所述烘箱内设有支撑三个容器的支撑网,所述进气管从支撑网的网眼中伸出,所述烘箱内设有固定支撑网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网的设置便于进气管进入容器的底部,且由于进气管从支撑网的网眼中穿过,因此无需在支撑网上再开设供进气管穿过的孔,减小了加工工序,固定件将支撑网固定在烘箱内,使得支撑网可以从烘箱内拆卸,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未经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813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粮食加工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涂料流动度测定杯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