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准的PA泡棉生产用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83013.5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52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平;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冉聚(上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56 | 分类号: | B29C44/56;B29C35/16;B29C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1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准 pa 生产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准的PA泡棉生产用加工装置,包括发泡炉主体,所述发泡炉主体一端设置有泡棉主体,且泡棉主体一端接触转向转轮,并且泡棉主体另一端接触输送主体,所述输送主体内部设置有水冷管,且输送主体一侧设置有机壳,并且机壳内部设置有厚度传感器,所述机壳一侧设置有第一结构,且第一结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结构。该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结构、第二结构、厚度传感器等,使其设备生产更加高效、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棉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精准的PA泡棉生产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泡棉是塑料粒子发泡过的材料,简称泡棉。泡棉分为PU泡棉,防静电泡棉,导电泡棉等,当生产时,就需要使用到泡棉生产加工装置,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完成冷却,传输等工序,使其生产更加便捷,产品质量更高。
1.目前的泡棉生产加工装置无法精确的控制传输滚轮的距离,导致传输滚轮挤压泡沫,使得泡棉变形,降低了品质,并且改变泡棉厚度时,需要手动调制机器,降低了生产率;
2.目前的泡棉生产加工装置泡棉生产出来后为自然冷却,需要的冷却时间长,并且泡棉未完全冷却时,易造成变形。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精准的PA泡棉生产用加工装置,以便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准的PA泡棉生产用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泡棉生产加工装置无法精确的控制传输滚轮的距离,导致传输滚轮挤压泡沫,使得泡棉变形,降低了品质,并且改变泡棉厚度时,需要手动调制机器,降低了生产率,且泡棉生产出来后为自然冷却,需要的冷却时间长,并且泡棉未完全冷却时,易造成变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准的PA泡棉生产用加工装置,包括发泡炉主体,所述发泡炉主体一端设置有泡棉主体,且泡棉主体一端接触转向转轮,并且泡棉主体另一端接触输送主体,所述输送主体内部设置有水冷管,且输送主体一侧设置有机壳,并且机壳内部设置有厚度传感器,所述机壳一侧设置有第一结构,且第一结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结构。
优选,所述第一结构由第一移动板、第一旋转杆、第一电机、第一转轮、第一滑杆、外壳、第二电机、第一轴承和第一传动轴组成,且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并且第二电机通过第一轴承连接第一转轮,所述第一电机下面设置有第一移动板,且第一移动板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杆,并且第一移动板另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旋转杆。
优选,所述第二结构由第二移动板、第二旋转杆、第三电机、第二转轮、第二滑杆、第四电机、第二轴承和第二传动轴组成,且第四电机通过第二轴承连接第二转轮,并且第四电机下面设置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杆,且第二移动板另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旋转杆,并且第二旋转杆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轴和第三电机。
优选,所述第一转轮表面为不锈钢材质,且第一转轮的宽度小于输送主体的宽度,并且第一转轮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电机组成旋转结构。
优选,所述第一旋转杆中间为螺纹设置,且第一旋转杆通过第一移动板和第一滑杆组成移动结构,并且第一滑杆表面为光滑设置。
优选,所述水冷管为“S”型设置,且水冷管为水循环降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高精准的PA泡棉生产用加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冉聚(上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冉聚(上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830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