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汽车装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86934.7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5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君;曹同慧;王军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6 | 分类号: | B65G67/06;B65G69/00;B65G65/00;B65G65/4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皓清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汽车 装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装车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自动化汽车装车装置。该自动化汽车装车装置包括导槽,设置在导槽上方且在导槽上移动的行走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承重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上方的汽车,设置在汽车装载部位上方的料斗,设置在料斗上的红外传感器组以及与红外传感器组连接的中控系统。该自动化汽车装车装置有效减少了传统装车楼值班员在指定位置,看守指挥自卸车前进后退需要多次调整的麻烦,减少传统值守人员的工作量,降低费用成本,同时节省了调节时间,减少了人工作业的麻烦。此外,该自动化汽车装车装置可以随时使用,不受天气限制,可以广泛应用大型钢厂、矿产、粮仓的装车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汽车装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汽车装车指挥装车系统一般采用人工现场指挥自卸汽车的前进倒退,或者安装摄像头传输数据到中控系统进行指挥,采用上述两种技术方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以及网络影响较大,人工成本较高,需要多个班组进行倒班作业,而且难以保证随时进行监控,人工疲劳度大。此外,在装车过程中,地磅安装需要安装位置,汽车装车过程需要多次排队,浪费过磅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汽车装车指挥装车系统,容易受到天气影响以及网络影响较大,人工成本较高,人工疲劳度大,浪费过磅时间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自动化汽车装车装置,减少传统值守人员的工作量,费用成本降低,同时节省了调节时间,减少了人工作业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化汽车装车装置,包括导槽,设置在导槽上方且在导槽上移动的行走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承重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上方的汽车,设置在汽车装载部位上方的料斗,设置在料斗上的红外传感器组以及与红外传感器组连接的中控系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汽车装车装置,有效减少了传统装车楼值班员在指定位置,看守指挥自卸车前进后退需要多次调整的麻烦,减少传统值守人员的工作量,费用成本降低,同时节省了调节时间,减少了人工作业的麻烦。此外,该自动化汽车装车装置可以24小时随时使用,不受天气限制,应用广泛,可以广泛应用大型钢厂、矿产、粮仓的装车领域。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行走机构包括托板,设置在托板下方的滚轮组,带动滚轮组滚动的皮带以及设置在托板下方且驱动皮带转动的驱动电机组。
滚轮组包括多个滚轮,滚轮包裹在皮带的内侧。
驱动电机组包括驱动皮带转动的驱动电机A和驱动电机转动的驱动电机B,驱动电机A和驱动电机B分别与中控系统电性连接。
承重机构为地磅,地磅固定设置在托板的上方。
红外传感器组包括红外传感器A和红外传感器B,红外传感器A和红外传感器B对称分布在料斗的两侧。
中控系统为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分别与红外传感器A、红外传感器B、地磅通讯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化汽车装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导槽、2. 汽车、3.料斗、4. 托板、5. 皮带、6. 滚轮、7. 驱动电机A、8. 驱动电机B、9. 中央控制器、10. 红外传感器A、11.红外传感器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86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思政教育用多媒体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身防撞智能装置与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