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蔽式泄挡墙泄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87961.6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9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罗青松;冯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5/34;E02D19/06;E03F1/00;B01D24/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蔽 挡墙 泄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隐蔽式泄挡墙泄水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灌注桩、且水平间隔设置;至少一个位于背土侧的反滤井,每个所述反滤井错落设于相邻所述灌注桩之间、且与其不相连;泄水管,用于将所述反滤井内的地下水排入碎石盲沟。其优点是:反滤井内碎石反滤层防止了后期长期泄水带动土颗粒堵塞的情况发生,在碎石反滤层和土壤之间设置砂滤层和反滤土工布作为屏障,防止地下水长期进入反滤井后堵塞碎石反滤层导致泄水不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土墙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隐蔽式泄挡墙泄水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挡土墙的泄水孔为了方便检查排水状况,采用直径不小于50mm的PVC排水管,将排水管管孔直接外露于挡墙外表面,长期泄水在墙面易形成泥水痕迹,且对景观影响较大。
而随着审美的提高,城市建设转向精细化,城市建设理念逐渐转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愈发注重景观要素。同时也对市政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常规的挡墙泄水孔一般是墙后设置反滤体通过预埋PVC管道进行墙后地下水的排泄,纵横向间距约2m,由于挡墙的稳定性计算荷载为墙后土压力,一般不考虑墙后存在地下水作用的工况,一旦墙后作用荷载存在地下水,挡墙的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所以能直观通过设置的泄水孔了解墙后地下水排泄是否通畅是各方关注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隐蔽式泄挡墙泄水系统,目的是至少克服上述一种技术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隐蔽式泄挡墙泄水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灌注桩、且水平间隔设置;
至少一个位于背土侧的反滤井,每个所述反滤井错落设于相邻所述灌注桩之间、且与其不相连;
泄水管,用于将所述反滤井内的地下水排入碎石盲沟。
优选地,所述灌注桩的顶部位于钢筋混凝土面板以下。
优选地,所述反滤井距离其两侧的所述灌注桩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反滤井包括从内到外顺次连接的碎石反滤层、钢筋笼、砂滤层;
其中,所述砂滤层的厚度占所述反滤井直径的三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钢筋笼由从内到外的一加强箍、若干根主筋、一螺旋箍筋组成,若干根所述主筋沿所述加强筋的周向等间距排布,且所述主筋、所述加强筋、所述螺旋箍筋平行设置;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螺旋箍筋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箍、所述螺旋箍筋均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箍筋外包设有反滤土工布。
进一步地,所述砂滤层由粒径为1-4mm的石屑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碎石反滤层由粒径为20mm的碎石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泄水管插入所述碎石反滤层。
本实用新型的隐蔽式泄挡墙泄水系统,其优点是:反滤井内碎石反滤层防止了后期长期泄水带动土颗粒堵塞的情况发生,在碎石反滤层和土壤之间设置砂滤层和反滤土工布作为屏障,防止地下水长期进入反滤井后堵塞碎石反滤层导致泄水不畅;
反滤井底部最终通过暗埋于人行道下的碎石盲沟将灌注桩挡墙后的地下水排入市政管网;
另外,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泄水管管孔外露于挡墙外表面,从而避免墙面因长期泄水而导致的墙面形成泥水痕迹、以及影响景观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87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加热管
- 下一篇:一种化工原料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