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滤地表径流污染物生态护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91331.6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46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谭煜武;雷钢;柏杨;钟煜熳;陈俊杰;李科润;陈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卢倩 |
地址: | 5106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地表 径流 污染物 生态 护岸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过滤地表径流污染物生态护岸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卡接的回流式生态砖、分室隔网砖和微生物栖息砖;所述回流式生态砖包括回流挡板和上端开口的第一容纳室;所述分室隔网砖包括分隔板和上端开口的第二容纳室;所述微生物栖息砖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三容纳室。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上至下依次卡接的回流式生态砖、分室隔网砖和微生物栖息砖,构建多级生态拦截护坡系统,可实现第一级为地表径流污染物(大粒径)拦截系统;第二级为地表径流污染物(微元素)修复系统;第三级为重塑河道生态系统,提升河道自净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地表径流污染物生态护岸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地表径流中污染物成分复杂,迁移转化规律复杂难辨,其中重金属作为典型污染物更是具有毒性大、易富集、难治理等特点,且极易与地表颗粒物相结合,在径流冲刷作用下发生迁移。极易在雨水径流的冲刷作用下迁移形成径流污染,进入城市天然水体,在此过程中,地表径流污染物进入河道水体前,部分会被河道边坡护岸拦截并截流,污染部分残留在河道边坡土壤中,污染边坡土壤。其余部分径流污染物会进入河道,污染河道水体。
目前,城市普遍采用硬质型护岸型式,通常采用浆砌石护岸、土工模袋混凝土护岸、干砌石护岸、混凝土护岸等。这类护岸型式结构简单,坡面坚硬,不利于植物或者动物的生长。对径流污染物入河前的拦截没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对径流污染物没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提出了生态护岸,在以保证岸坡稳定性为基础的前提下,按照生物多样性的建设原则,确保水体、土壤以及生物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的循环,确保河道护岸不仅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还具有加强的自我修复和净化的能力,进而提高河流生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专利号为CN201911197452.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护岸及其施工方法”提供一种疏浚底泥就地处置后用于河岸护坡材料,并同时作为植物及微生物生长基,在消除自身污染物的同时,构建生态护坡截留径流污染物,实现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的河道生态护岸的施工方法。专利号为CN201610994704.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边坡稳定景观墙”提供了一种排水及时、景观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保持水土的河道边坡稳定景观墙。可见,目前的生态型护岸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岸坡的景观植物进行了改善,对构建护岸生态系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过滤地表径流污染物生态护岸系统。可有效解决地表径流污染物的拦截及河道边坡修复问题,进而恢复城市河道生态系统,提升河道的自净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过滤地表径流污染物生态护岸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卡接的回流式生态砖、分室隔网砖和微生物栖息砖;所述回流式生态砖包括回流挡板和上端开口的第一容纳室;所述回流挡板沿水平方向安装于第一容纳室中,以将第一容纳室分隔成上下排列的容纳区,上层容纳区的侧壁开有进水口,所述回流挡板和第一容纳室的底板均开有第一透水口;所述分室隔网砖包括分隔板和上端开口的第二容纳室;所述分隔板沿竖直方向安装于第二容纳室中,以将第二容纳室分隔成前后排列的容纳区;所述分隔板开有若干交换孔,所述第二容纳室的底板开有第二透水口;所述微生物栖息砖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三容纳室,所述第三容纳室中两相对的侧壁开有若干第三透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两张回流挡板将第一容纳室的内腔分成三个上下依次排列的容纳区,第一层容纳区铺置砂性黏土填料;第二层容纳区铺置卵石填料,第三层容纳区铺置砾石填料。
进一步地,第一层容纳区的一侧壁开有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第一透水口沿S字形设置,以保证地表径流在第一容纳室中充分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分室隔网砖还包括尼龙网;所述尼龙网粘贴于分隔板的两侧,第二容纳室的两个容纳区分别为菌丝室和菌根室,内部均添加微生物菌剂。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为有机玻璃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未经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91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式冰袋包装盒
- 下一篇: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