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中上肢安置的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95368.6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61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钮芳芳;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A61F7/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肢 安置 保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术中上肢安置的保温装置,其包括上肢包裹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包裹套筒整体是采用圆形制成的套筒,上肢包裹套筒的内部填充设置有保温防压疮层,保温防压疮层的内部空心区域为上肢放置区域,保温防压疮层的厚度不少于三厘米,保温防压疮层是采用透气保温棉制成的弹性材料,本实用新型本点滴输液保温装置是将患者的上肢的前肢包裹,通过包裹避免患者出现体温低的情况发生,保温防压疮层的设计是为了保温,利于患者暴露上肢的保暖,同时保温防压疮层也避免长时间佩戴本点滴输液保温装置出现压疮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肢的保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术中上肢安置的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波折,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
而现有在打点滴的时候具有以下缺陷:在手术中患者在打点滴输液的时候,患者的上肢会长时间暴露在外,这样长时间造成患者体温低,而通过布单保温的情况下输液,动脉的观察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术中上肢安置的保温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装置一下问题:在手术中患者在打点滴输液的时候,患者的上肢会长时间暴露在外,这样长时间造成患者体温低,而通过布单保温的情况下输液,动脉的观察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术中上肢安置的保温装置,包括上肢包裹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包裹套筒整体是采用圆形制成的套筒,上肢包裹套筒的内部填充设置有保温防压疮层,保温防压疮层的内部空心区域为上肢放置区域,保温防压疮层的厚度不少于三厘米,保温防压疮层是采用透气保温棉制成的弹性材料。
所述上肢包裹套筒的一端上缝制有手掌包裹套,手掌包裹套是采用空心制成的半圆套,上肢包裹套筒和保温防压疮层上开设有纵行开口,纵行开口是采用矩形开设的开口。
所述手掌包裹套的内部空心区域为手掌放置区域,手掌放置区域上缝制有多个手指卡置环带。
所述手指卡置环带是采用高弹丝编织而成的半圆环带,手指卡置环带一共设置有五个,五个手指卡置环带分别为大拇指环带、食指环带、中指环带、无名指环带和小拇指环带。
所述上肢包裹套筒两侧分别缝制有多个捆绑绳带一端,每个捆绑绳带之间最少具有五厘米,两侧的捆绑绳带呈对称的方式缝制在上肢包裹套筒两侧,捆绑绳带的另一端与对称的捆绑绳带另一端缠绕相连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方案使用时,本点滴输液保温装置是将患者的上肢的前肢包裹,通过包裹避免患者出现体温低的情况发生,保温防压疮层的设计是为了保温,利于患者暴露上肢的保暖,同时保温防压疮层也避免长时间佩戴本点滴输液保温装置出现压疮的情况发生,而捆绑绳带的系带式的方便输液,动脉管道的观察,手指卡置环的设计则是为了避免患者手掌无法带动前端,可以更好的与本点滴输液保温装置统一,且便于固定患者的五个手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术中上肢安置的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术中上肢安置的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术中上肢安置的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第二医院,未经嘉兴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953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暖透气面料
- 下一篇:一种出料均匀的滴漆玻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