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前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99740.0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4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生;张锡泰;武玉华;张锡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鸿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4 | 分类号: | F26B11/14;F26B5/16;F26B25/04;F26B25/00;B02C18/10;B02C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废弃物 处理 前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前置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内科拆卸安装有干燥棒,所述干燥棒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箱体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承接管和第二承接管,所述第一卡块插接于第一承接管内,所述第二卡块插接于第二承接管内,所述第一卡块的远离干燥棒一端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干燥棒内设置有生石灰块,所述干燥棒平行设置有两组,所述箱体的内顶部转动安装有两组搅拌杆,两组所述搅拌杆位于两组干燥棒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干燥棒吸收固体废物颗粒内的水分,并同时搅拌加快干燥,同时搅拌杆能够打碎固体废物颗粒的结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前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急剧增加,若不加以有效处理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废物是大气、水源、土壤的主要污染源,如此众多的废渣、废料,日积月累地不断产出,如果不能适当地消纳处置,势必对全社会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经济上的损失尤为巨大。大量得不到妥善处置的固体危险废物中的有毒物质,污染了地表和地下水,污染了空气,严重威胁着国民的身心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及时遏制,后果非常严重,这成为一个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
固体废物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在对对这部分废物需要妥善地加以处置,但固体废弃物处理前都存在着水分,往往需要将固体废弃物的水分进行烘干才能进行处理,目前一般采用自然晾干的方法,这种办法速度极慢,严重影响着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效率,且长时间有害固体废弃物的暴露泄漏时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并且很多的固体废物颗粒存在结块现象,不利于后续的处理,往往需要人工将结块打散,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量,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前置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前置装置,通过干燥棒吸收固体废物颗粒内的水分,并同时搅拌加快干燥,同时搅拌杆能够打碎固体废物颗粒的结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前置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内科拆卸安装有干燥棒,所述干燥棒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箱体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承接管和第二承接管,所述第一卡块插接于第一承接管内,所述第二卡块插接于第二承接管内,所述第一卡块的远离干燥棒一端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握把的一端贯穿第一承接管位于第一承接管外,所述干燥棒设置为网状干燥棒,所述干燥棒内设置有生石灰块,所述干燥棒平行设置有两组,所述箱体的内顶部转动安装有两组搅拌杆,两组所述搅拌杆位于两组干燥棒之间。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筛板,所述分筛板位于搅拌杆和干燥棒的下方,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取料仓门,所述取料仓门位于分筛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组电机,两组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均贯穿箱体的位于箱体内,两组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两组搅拌杆分别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块上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第二承接管内开设有与凸块对应的凹槽,所述凸块插接于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块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滚珠,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滚珠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承接管内壁开设有与滚珠对应的卡槽,所述滚珠的一端卡接于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接管的一端对称安装有两组定位块,两组所述定位块与握把上均开设有定位孔,三组所述定位孔内共同插接有定位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鸿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鸿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99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