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响音频系统、麦克风设备及音箱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00650.9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1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日翔;梁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H04R1/20;H04R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响 音频系统 麦克风 设备 音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响音频系统、麦克风设备及音箱设备,其混响音频系统包括有麦克风设备和与麦克风设备相连的音箱设备,所述麦克风设备和/或所述音箱设备内集成有混响芯片,所述麦克风设备的混响芯片用于对所述麦克风设备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处理;所述音箱设备的混响芯片用于对所述麦克风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处理。本实用新型利用麦克风设备和/或音响设备的混响芯片对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处理,在卡拉OK场景等特殊场景中实现混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响音频系统、麦克风设备及音箱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扬声系统中,一般都是采集到用户说话的声音后直接将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最后由扬声器来播放用户说话时的声音;但是,其扬声过程中单纯把人的声音放大,无法实现混响效果,若将无法实现混响效果的扬声系统应用在卡拉OK场景时,扬声后的歌声直接暴露演唱缺陷,体现不了卡拉OK场景效果,使得用户在卡拉OK里的歌唱体验感较差;若要实现混响效果,现有的卡拉OK设备一般都需要外置独立的混响器,但是,外置的混响器体积相对较大,占用一定的空间,且外置独立的混响器还会增加设备成本,不利于卡拉OK场所营业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混响音频系统,利用麦克风设备和/或音响设备的混响芯片对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处理,在卡拉OK场景等特殊场景中实现混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混响麦克风设备,利用麦克风设备的混响芯片对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处理,在卡拉OK场景等特殊场景中实现混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混响音响设备,利用音响设备的混响芯片对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处理,在卡拉OK场景等特殊场景中实现混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混响音频系统,包括麦克风设备和与麦克风设备相连的音箱设备,所述麦克风设备和/或所述音箱设备内集成有混响芯片,所述麦克风设备的混响芯片用于对所述麦克风设备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处理;所述音箱设备的混响芯片用于对所述麦克风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麦克风设备还包括有采集模块、第一运放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运放模块相连,用于将实时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第一运放模块与所述混响芯片相连,用于将放大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处理;所述混响芯片的输出端经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音箱设备相连,用于将混响处理后的混响信号输出至所述音箱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音箱设备还包括有信号输入模块、第二运放模块和扬声模块,所述信号输入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麦克风设备相连,所述信号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运放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麦克风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第二运放模块与所述混响芯片相连,用于将放大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处理;所述混响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模块相连,用于将混响处理后的混响信号进行扬声播放。
进一步地,所述混响芯片设为具有多个混响模式的DSP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DSP芯片还设有蓝牙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麦克风设备和所述音箱设备均设有与所述混响芯片相连的按键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麦克风设备和所述音箱设备的混响芯片的开关状态以及控制多个混响模式的切换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混响麦克风设备,包括有采集模块、第一运放模块、混响芯片和输出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运放模块相连,用于将实时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第一运放模块与所述混响芯片相连,用于将放大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处理;所述混响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模块相连,用于将混响处理后的混响信号进行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0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聚合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后排座椅靠背骨架铰链机构总成